新生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社会层级结构变动--以1949-1952年扬州市为个案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2. 本文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扬市解放前社会层级结构状况 | 第15-39页 |
一、民国以前的社会分层 | 第15-18页 |
二、民国时期的社会分层 | 第18-35页 |
三、解放前夕社会阶层的变化 | 第35-39页 |
第二章 权力系统重建中的政治阶层变动 | 第39-68页 |
一、政权组织建设中老干部、新干部和旧人员 | 第39-56页 |
二、党群组织建设中的骨干和成员 | 第56-68页 |
第三章 社会改造与社会下降性流动 | 第68-90页 |
一、镇反运动中的“反革命分子” | 第68-78页 |
二、“五反”运动中的资产阶级 | 第78-83页 |
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 第83-90页 |
第四章 社会政策与社会上升性流动 | 第90-114页 |
一、社会救济中的烈军属群体 | 第90-98页 |
二、两性关系调整中的妇女 | 第98-107页 |
三、社会福利中的工人阶级 | 第107-114页 |
第五章 代结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的社会各阶层 | 第114-122页 |
一、扬市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参加人员及分析 | 第114-117页 |
二、关于各阶层民众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的参政分析 | 第117-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7页 |
后记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