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被害人学"概况第9-11页
  一、"被害人学"的产生与发展第9-10页
  二、"被害人学"的程序法价值第10-11页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及其诉讼权利界定第11-15页
  一、被害人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二、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分析第12-15页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的正当性基础第15-21页
 第一节 人权保障的必需第15-17页
  一、作为程序性人权的诉讼权利第15页
  二、人权保障——被追诉人与被害人的衡平第15-17页
 第二节 诉讼结构平等对抗第17-18页
 第三节 程序正义的要求第18-21页
  一、程序正义的内涵第18-19页
  二、程序正义与参与性原则第19-21页
第三章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历史考察第21-25页
 第一节 公诉制度与被害人的边缘化第21-22页
  一、自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转型第21-22页
  二、国家垄断诉讼与被害人边缘化第22页
 第二节 被害人重新发现第22-25页
  一、诉讼权利保护——由被告人到被害人的变迁第22-23页
  二、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的趋势第23-25页
第四章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域外考察第25-31页
 第一节 职权主义模式下的被害人诉讼权利考察第25-27页
  一、法国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第25-26页
  二、德国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第26-27页
 第二节 当事人主义模式下的被害人诉讼权利考察第27-28页
  一、美国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第27-28页
  二、英国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第28页
 第三节 日本混合模式下的被害人诉讼权利考察第28-29页
 第四节 对比分析结论第29-31页
  一、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诉讼内"保障第29-30页
  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诉讼外"保障第30-31页
第五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考察与反思第31-43页
 第一节 我国被害人诉讼权利立法现状及其分析第31-34页
  一、立法现状——诉讼权利救济性特征突出第31-32页
  二、对我国立法现状的简要评析第32-34页
 第二节 制度反思与立法建议第34-43页
  一、参与性诉讼权利第34-39页
  二、保障性诉讼权利第39-43页
结语第43-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专利确认之诉诉讼要件理论研究
下一篇:中国公司法下的强制验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