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中国公司法下的强制验资制度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理论基础第9-17页
 第一节 债权人保护理论第9-11页
  一、债权人保护理论的产生和必要性分析第9-10页
  二、债权人保护理论的内涵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外债权人保护理论和验资制度第11-13页
  一、以德国为代表的事前立法防范理论和验资制度第11-12页
  二、以英美为代表的事后司法救济理论和验资制度第12-13页
 第三节 中国债权人保护理论和强制验资制度第13-16页
  一、中国公司法下的利益不平衡和债权人保护的必要性第13-14页
  二、强制验资制度中国债权人保护理论的第一道防线第14-1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历史回顾第17-28页
 第一节 强制验资制度的起点资本制度第17-23页
  一、资本制度的渊源第17-19页
  二、中国的资本制度第19-22页
  三、中国的资本制度与强制验资制度的关系第22-23页
 第二节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第23-25页
  一、中国强制验资制度产生的现实背景第23-24页
  二、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历史演变第24-25页
 第三节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存在的意义第25-27页
  一、强制验资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司信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第25-26页
  二、强制验资制度更有利于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保护第26页
  三、强制验资制度分担了公司登记机关的审查职责第26-2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35页
 第一节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现状第28-30页
  一、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执业环境令人堪忧第28-29页
  二、实务中风险与回报的严重不匹配,验资业务呈现畸形发展第29-30页
 第二节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一、验资机构缺乏独立性,个别验资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第30-31页
  二、审验方法存在不足,出资审验风险巨大第31-33页
  三、保障强制验资制度的法律规制不健全,片面强调责任追究第33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验资制度的比较法研究第35-43页
 第一节 国外的资本审验制度第35-37页
  一、德国的审查员制度第35页
  二、法国的资本审验制度第35-36页
  三、日本的资本审查制度第36页
  四、国外资本审验制度的特点第36-37页
 第二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验资制度第37-41页
  一、验资所依据的验资准则相比较第37-38页
  二、验资中具体验证对象相比较第38-39页
  三、审验范围相比较第39页
  四、审验方法相比较第39-40页
  五、对股东的要求相比较第40页
  六、验资报告相比较第40-41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未来走向和完善途径第43-47页
 第一节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未来走向第43-44页
  一、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短期内仍会存在第43页
  二、中国强制验资制度将与构建信用制度及债权人保护形成良好互动第43-44页
 第二节 中国强制验资制度的完善途径第44-46页
  一、强制验资制度和自愿验资相结合第44页
  二、将实物、无形资产的出资评估权收归注册会计师第44-45页
  三、审验时应对被审计单位的账目给予更多关注第45-46页
  四、完善对政府部门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规制第46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注释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
下一篇:无单放货中承运人追偿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