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多胺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多胺对植物开花坐果的影响 | 第13-14页 |
·植物体内多胺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植物中SAMDC基因的分离鉴定 | 第15-17页 |
·ACS基因的克隆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荔枝果实发育的特点与外源多胺的促进效果 | 第18-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荔枝正常坐果的特点分析 | 第18-19页 |
·外源多胺促进荔枝正常坐果的效果分析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21页 |
3.荔枝内源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21-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所用试剂来源及仪器设备 | 第21页 |
·主要试剂来源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来源 | 第21页 |
·植物材料及处理 | 第21-22页 |
·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供试材料 | 第21页 |
·多胺处理的材料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多胺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2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2页 |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 | 第22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荔枝内源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3页 |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出限 | 第23-24页 |
·多胺标准品和样品的分析 | 第24页 |
·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 | 第24-25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25页 |
·荔枝花穗发育与坐果初期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25-28页 |
·不同品种正常成花与无花其花期叶片内源多胺变化比较 | 第25-26页 |
·不同品种其花蕾、子房和幼果中内源多胺变化 | 第26-27页 |
·不同品种叶片与子房内源多胺总量的变化比较 | 第27-28页 |
·多胺处理后荔枝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3页 |
·关于荔枝内源多胺的HPLC检测方法 | 第30页 |
·关于荔枝在花穗发育与坐果初期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关于外源多胺对荔枝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4.荔枝ACS与SAMDC基因的克隆 | 第33-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植物材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植物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 | 第34-35页 |
·SDS法提取荔枝总DNA | 第34页 |
·荔枝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34-35页 |
·荔枝ACS基因DNA片段克隆 | 第35页 |
·荔枝SAMDC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 | 第35页 |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5页 |
·cDNA片段的扩增和检测 | 第35页 |
·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35-36页 |
·连接 | 第36页 |
·转化 | 第36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6页 |
·阳性克隆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7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荔枝ACS基因DNA片段克隆 | 第38-43页 |
·PCR扩增退火温度的筛选 | 第38页 |
·PCR产物的回收、与载体连接及转化 | 第38页 |
·重组质粒鉴定 | 第38-39页 |
·阳性克隆的测序 | 第39-40页 |
·LcACS1 DNA片段序列网上比对 | 第40-43页 |
·荔枝SAMDC基因cDNA片段克隆 | 第43-47页 |
·PCR扩增程序的选定 | 第43页 |
·PCR产物的回收、与载体连接及转化 | 第43页 |
·重组质粒鉴定 | 第43-44页 |
·阳性克隆的测序 | 第44-45页 |
·LcSAMDC1 cDNA片段序列网上比对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荔枝DNA与RNA的提取 | 第47页 |
·ACS与SAMDC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47-50页 |
5.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