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课题的提出 | 第11页 |
2 前人研究进展 | 第11-26页 |
·柑橘的生物学特性和育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第11-13页 |
·柑橘育种的主要途径 | 第13页 |
·芽变选种的优点及在柑橘选育种上的成就 | 第13-15页 |
·芽变的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16页 |
·同工酶标记 | 第16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16-18页 |
·芽变机理的相关研究与进展 | 第18-20页 |
·芽变的细胞学基础 | 第18页 |
·柑橘等果树芽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嵌合体及其形成机理 | 第20-26页 |
·嵌合体的概念和类型 | 第20页 |
·植物嵌合体的形成 | 第20-22页 |
·鉴定嵌合体层间结构的技术和方法 | 第22-24页 |
·柑橘嵌合体的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鹿寨蜜橙'的遗传鉴定 | 第27-43页 |
1.前言 | 第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4页 |
·材料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34页 |
·‘鹿寨蜜橙'的果实特征及生理指标测定 | 第27-28页 |
·果实主要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与分析 | 第28-29页 |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提取 | 第28页 |
·提取物的两步衍生化 | 第28页 |
·糖酸的GC分析条件 | 第28页 |
·主要糖酸成分的定性 | 第28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29页 |
·果实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及液相色谱的检测 | 第29页 |
·柠檬苦素的提取步骤 | 第29页 |
·柠檬苦素标准样品的配制 | 第29页 |
·色谱条件 | 第29页 |
·柑橘果实中柚皮柑的提取及液相色谱的检测 | 第29-30页 |
·柚皮柑的提取步骤 | 第29-30页 |
·柚皮柑标准样品的配制 | 第30页 |
·柚皮苷分离色谱条件 | 第30页 |
·倍性分析 | 第30页 |
·形态学分析 | 第30页 |
·花粉量及花粉染色活力 | 第30-31页 |
·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 | 第31页 |
·石蜡切片制作 | 第31-32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32页 |
·AFLP分析 | 第32-33页 |
·SSAP分析 | 第33页 |
·差异片段的回收,T-A克隆及测序 | 第33-34页 |
3 结果和分析 | 第34-41页 |
·‘鹿寨蜜橙'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 | 第34页 |
·‘鹿寨蜜橙'基本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4-38页 |
·‘鹿寨蜜橙'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测定 | 第34-35页 |
·‘鹿寨蜜橙'汁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分析 | 第35-36页 |
·‘鹿寨蜜橙'汁胞中苦味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 | 第36-38页 |
·‘鹿寨蜜橙'的遗传鉴定 | 第38-41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38-39页 |
·倍性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花药/小孢子发育 | 第40页 |
·胚珠发育情况观察 | 第40-41页 |
·AFLP分析结果 | 第41页 |
·SSAP分析结果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4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一组柑橘嫁接嵌合体的遗传分析研究 | 第43-53页 |
1 前言 | 第4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3-46页 |
·材料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46页 |
·叶片及形态学分析 | 第43页 |
·气孔密度和保卫细胞长度 | 第43页 |
·叶片横切面组织结构观察 | 第43页 |
·倍性分析 | 第43-44页 |
·果实形态特征及生理指标测定 | 第44页 |
·嫁接嵌合体及其亲本成熟果实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第44页 |
·DNA提取及SSR和cpSSR分析 | 第44-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嫁接嵌合体的基本特征特性 | 第46页 |
·嫁接嵌合体与其亲本在形态学上的比较 | 第46-48页 |
·嵌合体果实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48-49页 |
·嵌合体果肉特征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测定 | 第49页 |
·倍性分析结果 | 第49-50页 |
·SSR分析结果 | 第50页 |
·cpSSR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4 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图版和说明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