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本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宗族的概念、内涵和传统湖南宗族的外在形态结构 | 第17-33页 |
·宗族的概念、内涵 | 第17-19页 |
·湖南传统宗族的外在形态结构 | 第19-33页 |
第二章 近代湖南宗族状况及其演变 | 第33-97页 |
·从鸦片战争到湘军出现以前的近代湖南宗族 | 第34-39页 |
·族人离散加剧 | 第34-36页 |
·太平军入湘后对湖南宗族制度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锰烈的冲击和扫荡,宗族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宗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 第36-37页 |
·族权得以伸张和扩大 | 第37-39页 |
·湘军时期的湖南宗族 | 第39-53页 |
·湘军是按血缘和地缘相结合的原则组建的,宗法思想和观念厚重 | 第41-44页 |
·绅士队伍迅速膨胀,宗族制度得以巩固和加强 | 第44-50页 |
·宗族活动频繁 | 第50-51页 |
·这一时期,由于湘军的崛起,近代湖南兴起了一大批名宗望族,这是他省无法企及的 | 第51-52页 |
·族人离散现象严重,甚至落籍他乡,脱离了以前的宗族组织 | 第52-53页 |
·从甲午战后到中共成立前的湖南宗族 | 第53-74页 |
·宗族制度及宗法思想和文化遭受到无情批判 | 第55-58页 |
·妇女在家庭、宗族、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 第58-65页 |
·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湖南宗族的变化 | 第65-71页 |
·宗族制度出现了一些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变化 | 第71-74页 |
·中共成立后到南京国民政府前的湖南宗族 | 第74-83页 |
·宗族农民有了自己的组织-农会,与宗族组织的联系削弱 | 第75-76页 |
·坏族长等宗族势力当作土豪劣绅被打倒 | 第76-78页 |
·宗法思想和宗族制度遭到强烈冲击 | 第78-79页 |
·宗族关系和宗族观念也多被封建地主利用,作为对抗农民运动的工具 | 第79-81页 |
·宗祠换了新主人,宗祠的功能发生转化 | 第81-82页 |
·宗族组织顺应时代潮流,订立了许多新的族规家法,对宗族制度的某些方面做出改良 | 第82-83页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湖南宗族 | 第83-97页 |
·族田等宗族公产或被没收重新分配给农民,或被提取兴办新式学堂,动摇了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 第83-87页 |
·宗祠的作用出现了新变化 | 第87页 |
·宗族关系、宗族文化遭到冲击 | 第87-89页 |
·各种生产、消费、经济等互助合作组织纷纷成立,传统宗族的互助功能出现新变化,经济互助合作功能增强 | 第89-90页 |
·与宗族相关的风俗礼仪出现新变化 | 第90-92页 |
·湖南宗族联宗、异族联合的趋势加强 | 第92-93页 |
·族人离散加剧 | 第93-95页 |
·族权被进一步削弱 | 第95-97页 |
第三章 近代湖南宗族的特点 | 第97-117页 |
·从结构和规模上看,近代湖南宗族与传统宗族相比较,明显地出现了由大而小的发展趋向 | 第97-100页 |
·近代湖南宗族的地域封闭性日趋减弱,开放流动性日渐增强 | 第100-103页 |
·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促使乡村宗族子弟远离乡村宗族社会来到城市或国外求学 | 第101-102页 |
·近代湖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吸纳了众多宗族农民离开宗族社会进入各类工场企业工作,也促使农民开始向工人阶级转化 | 第102-103页 |
·从宗族功能来看,近代湖南宗族与传统宗族相比较,旧功能日渐削弱,新功能日趋明显 | 第103-106页 |
·近代湖南宗族具有不平衡性 | 第106-110页 |
·各地区间不平衡 | 第106-107页 |
·城乡间不平衡 | 第107-108页 |
·各宗族间不平衡 | 第108-110页 |
·近代湖南宗族的演化呈现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轨迹 | 第110-111页 |
·近代湖南宗族封建性减弱,近代文明性增强 | 第111-117页 |
·从族规的内容来看 | 第111-113页 |
·从宗族的管理模式来看 | 第113-114页 |
·从宗族礼仪来看 | 第114页 |
·从族谱撰修的目的、内容和体例来看 | 第114-117页 |
第四章 近代湖南宗族演化的原因 | 第117-142页 |
·外力对湖南宗族制度的冲击和影响 | 第117-123页 |
·战争对宗族制度的影响和破坏 | 第123-126页 |
·战争致使宗族活动难以开展 | 第123-124页 |
·战争对宗祠和族谱的毁坏 | 第124-125页 |
·战争造成族人死亡或离散 | 第125-126页 |
·自然经济结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湖南宗族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人均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土地日益集中,造成湖南宗族族人离散 | 第128-132页 |
·宗族农民受地主剥削和压迫沉重,宗族成员日益分化,致使湖南宗族制度日趋衰微 | 第132-134页 |
·族田等宗族公产被兼并和买卖动摇了湖南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 第134-136页 |
·自然灾害对湖南宗族制度的影响 | 第136-138页 |
·近代法律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对湖南宗族制度的影响 | 第138-140页 |
·近代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为族人脱离宗族社会提供了条件,致使湖南宗族走向衰落 | 第140-142页 |
第五章 近代湖南宗族与社会变迁 | 第142-157页 |
·近代湖南宗族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 第142-144页 |
·宗族势力利用族权惩治和镇压族众的反封建斗争 | 第142-143页 |
·大力宣扬忠君的封建思想,极力维护封建统治 | 第143-144页 |
·近代湖南宗族阻碍和破坏了近代湖南社会生产的发展 | 第144-149页 |
·宗族势力以安祖坟、保风水为由反对近代开矿、交通等业 | 第144-145页 |
·阻碍商品流通和族人流动,不利于湖南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145-146页 |
·以存祖业为由垄断和封锁生产技术 | 第146-148页 |
·宗族械斗的频繁发生,致使人民生活、社会生产遭受严重影响和破坏 | 第148-149页 |
·近代湖南宗族在传承传统美德、改良社会风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第149-157页 |
·近代湖南宗族在传承传统美德方面的作用 | 第149-155页 |
·近代湖南宗族在改良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 | 第155-157页 |
结语 | 第157-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0页 |
附录 | 第170-171页 |
后记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