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3-2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先秦兵家思想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管理学视角的先秦兵家思想研究综述及问题分析 | 第22-26页 |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相关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总体构思 | 第28-32页 |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准备以及研究设计 | 第32-5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2-36页 |
·先秦兵家与先秦兵家思想 | 第32-33页 |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特质 | 第33-35页 |
·先秦兵家战略管理思想与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35-36页 |
·理论准备 | 第36-46页 |
·研究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的理论基础 | 第36-41页 |
·管理特质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第42-46页 |
·研究设计 | 第46-53页 |
·研究预设与分析框架 | 第46-48页 |
·管理特质分析操作步骤的改进 | 第48-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分析之一 | 第54-102页 |
·《孙子兵法》思想的战略管理特质 | 第54-72页 |
·治身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55-58页 |
·经国治军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58-61页 |
·治敌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61-72页 |
·《吴子》思想的战略管理特质 | 第72-85页 |
·治身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73-75页 |
·经国治军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75-80页 |
·治敌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80-85页 |
·《司马法》思想的战略管理特质 | 第85-101页 |
·治身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86-88页 |
·经国治军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88-96页 |
·治敌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96-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四章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分析之二 | 第102-145页 |
·《六韬》思想的战略管理特质 | 第102-118页 |
·治身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02-105页 |
·经国治军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05-112页 |
·治敌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12-118页 |
·《尉缭子》思想的战略管理特质 | 第118-131页 |
·治身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18-120页 |
·经国治军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20-127页 |
·治敌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27-131页 |
·《孙膑兵法》思想的战略管理特质 | 第131-144页 |
·治身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32-135页 |
·经国治军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35-138页 |
·治敌思想战略管理特质 | 第138-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第五章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的结构分析与特征归纳 | 第145-165页 |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结构分析 | 第145-159页 |
·构建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结构的基础 | 第145-153页 |
·先秦兵家治身、经国治军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结构 | 第153-155页 |
·先秦兵家治敌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结构 | 第155-159页 |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特征的归纳 | 第159-164页 |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的结构特征 | 第159-161页 |
·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群的总体特征 | 第161-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第六章 讨论与启示 | 第165-185页 |
·关于先秦兵家战略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讨论 | 第165-170页 |
·先秦兵家战略管理思想对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170-181页 |
·对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启示 | 第170-177页 |
·对企业能力理论的启示 | 第177-18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181-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184-1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5-18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85-18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6-187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87-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7页 |
附录A: 关键词统计结果与图表索引 | 第197-201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201-202页 |
致谢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