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论文

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3页
导论第13-35页
 一、 原型理论研究的历史第13-20页
 二、中西原型理论的研究现状第20-28页
 三、中西原型理论的批评实践现状第28-32页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方法和逻辑构架第32-35页
第一章 原型概念重释第35-86页
 第一节 关于原型发生问题的多种看法第36-44页
 第二节 原型发生问题新解第44-55页
 第三节 原型的承传第55-59页
 第四节 原型的表现:由隐态向显态转化的条件第59-65页
 第五节 原型的分类第65-71页
 第六节 原型的特征第71-75页
 第七节 原型相关概念辨析第75-80页
 第八节 原型的价值第80-86页
第二章 原型理论的特征第86-115页
 第一节 原型理论与结构主义第86-96页
 第二节 原型理论与形式主义第96-103页
 第三节 原型理论与浪漫主义第103-108页
 第四节 小结:从原型理论的特征看其优点与缺陷第108-115页
第三章 原型与文学创作第115-145页
 第一节 原型与想象第115-123页
 第二节 原型制约与文学创新第123-132页
 第三节 决定原型效应性质的因素第132-134页
 第四节 原型对创作的正面效应第134-138页
 第五节 原型对于创作的负面效应第138-145页
第四章 原型接受第145-174页
 第一节 原型接受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45-147页
 第二节 原型接受的前提:接受主体与原型的文化对应第147-157页
 第三节 原型接受的方式:体验第157-168页
 第四节 原型预示与接受效果第168-174页
第五章 结语:原型理论的意义及未来发展取向第174-200页
 第一节 原型理论对文学本质问题研究的启示第174-181页
 第二节 原型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启示第181-188页
 第三节 原型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启示第188-194页
 第四节 原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趋向及应注意的问题第194-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5页
致谢第205-20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下一篇:内皮抑素和E/V比值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