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2-16页 |
·国外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和问题 | 第12-13页 |
·我国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和问题 | 第13-15页 |
·山西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势在必行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关系 | 第17-40页 |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22页 |
·自然地理 | 第17-2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2页 |
·水资源量的变化 | 第22-29页 |
·降水量变化的影响 | 第22-24页 |
·地表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 | 第24-27页 |
·地下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 | 第27-29页 |
·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29-32页 |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量的破坏 | 第30页 |
·采煤破坏水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30-32页 |
·地下水量变化对山西省水环境影响 | 第32-36页 |
·地面沉降 | 第32-34页 |
·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水质恶化 | 第34-35页 |
·高矿化度地下水与地方病 | 第35页 |
·岩溶大泉的被破坏是对自然文明的伤害 | 第35-36页 |
·水资源质量变化的影响 | 第36-40页 |
·地表水质量变化 | 第36-38页 |
·地下水质量变化 | 第38页 |
·污染趋势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水环境变化对健康水循环的影响 | 第40-58页 |
·山西省水环境的变迁 | 第40-42页 |
·远古时代的山西水环境 | 第40页 |
·古代山西水环境 | 第40-41页 |
·近代山西水环境 | 第41-42页 |
·山西水环境的破坏 | 第42-46页 |
·过度拓垦与毁林毁草 | 第42-43页 |
·大兴土木与滥伐森林 | 第43-44页 |
·河流渠道化与长期累积过量排水 | 第44-45页 |
·次生盐渍化与退水排水工程 | 第45-46页 |
·六大淡水湖泊泯灭与湿地消失的教训 | 第46-48页 |
·古代大湖的湮废过程 | 第46-47页 |
·山西淡水大湖泯灭的规律及特点 | 第47-48页 |
·山西湿地的消失 | 第48页 |
·环境巨变对健康水循环的影响 | 第48-58页 |
·人类活动对水文下垫面的极大改变 | 第48-52页 |
·河流渠道化的负贡献 | 第52-54页 |
·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54-57页 |
·健康水循环危机及判断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健康水循环及其控制因素 | 第58-71页 |
·对健康水循环新的认识 | 第58-61页 |
·健康水循环的基本描述 | 第58-59页 |
·运用新地球观对健康循环规律新的解释与认识 | 第59-61页 |
·水资源的组成 | 第61-65页 |
·水资源的概念 | 第61页 |
·水资源的组成 | 第61-63页 |
·水资源的消耗与补给 | 第63页 |
·水资源的平衡计算 | 第63-65页 |
·健康水循环的保护与控制因素 | 第65-71页 |
·水资源的保护 | 第65页 |
·健康水循环的控制因素 | 第65-71页 |
第五章 新的水策略的构建 | 第71-84页 |
·对传统水策略的反思 | 第71-79页 |
·水策略发展的过程 | 第71-74页 |
·对传统水策略的基本分析 | 第74-79页 |
·新水策略的组成 | 第79-84页 |
·新水策略的组成 | 第79-80页 |
·新水策略 | 第80-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9页 |
·山西省水循环危机的主要原因 | 第84-85页 |
·健康水循环必须适应水环境的承载力 | 第85-87页 |
·新的水策略的构建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