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章 多丽丝·莱辛和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 第14-28页 |
一 莱辛和张爱玲与女性文学 | 第14-17页 |
(一) 多丽丝·莱辛与英国女性文学 | 第14-16页 |
(二) 张爱玲与中国女性文学 | 第16-17页 |
二 莱辛与张爱玲女性意识之表现 | 第17-22页 |
(一) 创作视阈:对女性命运的共同关注 | 第18-20页 |
(二) 视角选择:超性别叙事方式 | 第20-22页 |
三 莱辛和张爱玲女性意识迥异之因 | 第22-28页 |
(一) 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 | 第22-24页 |
(二) 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多丽丝·莱辛和张爱玲抗拒性别权力的女性叙述 | 第28-44页 |
一 人物形象特征 | 第28-36页 |
(一) 女性形象:个体觉醒与自我囚禁 | 第28-32页 |
(二) 男性形象:狭隘自私与丑陋奸猾 | 第32-36页 |
二 文本的女性叙述特征 | 第36-44页 |
(一) 文本意象的女性化 | 第36-40页 |
(二) 女性的心理叙述 | 第40-44页 |
第三章 多丽丝·莱辛和张爱玲的女性书写世界 | 第44-54页 |
一 女性关怀的书写 | 第44-48页 |
(一) 莱辛:博大广阔的书写 | 第44-46页 |
(二) 张氏:狭窄深邃的书写 | 第46-48页 |
二 莱辛的旨归:构建和谐两性 | 第48-50页 |
三 张爱玲的倾向:呼吁女性觉醒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