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秦岭—大巴山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调查内容 | 第13页 |
| ·调查方法 | 第13-14页 |
| ·资料处理与质量控制 | 第1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4-43页 |
| ·调查地区基本情况 | 第14-19页 |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服务能力 | 第19-34页 |
| ·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 第34-43页 |
| 4. 讨论 | 第43-51页 |
|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内部发展变化 | 第44-45页 |
| ·重点工作与效果 | 第45-48页 |
|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总体评价 | 第48页 |
|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探讨 | 第48-51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4页 |
| ·加强政府对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51-52页 |
| ·转变村卫生室的工作重点,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 | 第52页 |
| ·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素质水平 | 第52页 |
| ·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控制突出传染病 | 第52-53页 |
| ·探索和发展适合农村需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 第53-54页 |
| 正文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文献综述 | 第56-71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