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添加剂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研究 | 第9-10页 |
| ·半刚性基层防裂措施 | 第10-11页 |
| ·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原材料、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的选择 | 第13-21页 |
| ·原材料选择 | 第13-14页 |
| ·水泥 | 第13页 |
| ·集料 | 第13-14页 |
| ·膨胀剂 | 第14页 |
| ·聚丙烯纤维 | 第14页 |
| ·试验方案 | 第14-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20页 |
| ·击实试验 | 第16页 |
| ·试件制备与养生 | 第16-17页 |
|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17页 |
| ·劈裂强度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 第18页 |
| ·劈裂回弹模量试验 | 第18-19页 |
| ·冻融试验 | 第19页 |
| ·干缩试验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配合比设计 | 第21-33页 |
| ·击实试验 | 第21-22页 |
| ·强度试验结果与极差、方差分析 | 第22-27页 |
| ·强度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第22-25页 |
| ·方差分析 | 第25-27页 |
| ·刚度试验表结果与极差、方差分析 | 第27-30页 |
| ·刚度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第27-30页 |
| ·方差分析 | 第30页 |
| ·最优配合比的确定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路用性能 | 第33-48页 |
| ·强度试验 | 第33-37页 |
|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第36-37页 |
| ·刚度试验 | 第37-38页 |
| ·抗冻性能试验 | 第38页 |
| ·干缩性能试验 | 第38-44页 |
| ·干缩应变、干缩系数与时间的关系 | 第39-41页 |
| ·干缩应变、干缩系数与失水率的关系 | 第41-42页 |
| ·抗裂机理分析 | 第42-44页 |
| ·抗裂性能评价 | 第44-46页 |
| ·常用抗裂评价指标分析 | 第44-46页 |
| ·抗裂性能评价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干缩应变的预测模型 | 第48-60页 |
| ·灰色模型 | 第48-53页 |
| ·灰色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48-50页 |
| ·干缩应变的灰色预测模型 | 第50-53页 |
| ·BP 神经网络模型 | 第53-58页 |
| ·神经网络简介 | 第53-54页 |
| ·BP 网络模型 | 第54-58页 |
| ·模型对比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