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基本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1-2-1 基本内容 | 第10-11页 |
1-2-2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服务外包与风险综述 | 第12-21页 |
§2-1 服务外包综述 | 第12-17页 |
2-1-1 服务外包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2 服务外包的流程及分类 | 第13-15页 |
2-1-3 服务外包的发展动因 | 第15-17页 |
§2-2 服务外包理论根源 | 第17-19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18页 |
2-2-2 规模经济性理论 | 第18页 |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8-19页 |
§2-3 风险综述 | 第19-21页 |
2-3-1 风险的概念 | 第19-20页 |
2-3-2 风险分析管理过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及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 第21-35页 |
§3-1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8页 |
3-1-1 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3-1-2 国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3-2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1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3-2-2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3 服务外包产业风险控制现状 | 第31-35页 |
3-3-1 服务外包风险的外部控制现状 | 第31-33页 |
3-3-2 服务外包风险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服务外包风险分析 | 第35-42页 |
§4-1 服务外包的风险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4-1-1 服务外包的风险因素 | 第35-36页 |
4-1-2 服务外包风险因素的作用机理 | 第36-37页 |
§4-2 服务外包风险的分类识别 | 第37-42页 |
4-2-1 服务外包的内部风险 | 第37-39页 |
4-2-2 服务外包的外部风险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服务外包风险控制及实证研究 | 第42-63页 |
§5-1 服务外包风险的内部控制 | 第42-50页 |
5-1-1 基于多因素层次分析法的外包风险评估 | 第42-45页 |
5-1-2 外包合作伙伴评价与风险控制 | 第45-48页 |
5-1-3 外包过程的风险控制 | 第48-49页 |
5-1-4 外包人员的风险控制 | 第49-50页 |
§5-2 外包案例实证研究 | 第50-59页 |
5-2-1 案例简介 | 第50页 |
5-2-2 业务系统外包风险的分类识别 | 第50-53页 |
5-2-3 业务系统外包风险的评估 | 第53-57页 |
5-2-4 评估结果及风险控制建议 | 第57-59页 |
§5-3 服务外包风险的外部控制 | 第59-63页 |
5-3-1 加强对发包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管 | 第59页 |
5-3-2 规范外包双方应急机制的设计 | 第59-60页 |
5-3-3 完善数据资料保护及知识产权法规 | 第60页 |
5-3-4 规范接包商的外包服务范围 | 第60页 |
5-3-5 对不同外包商采取不同的外部控制策略 | 第60-61页 |
5-3-6 规范发包商与接包商的关系 | 第61页 |
5-3-7 严格监管跨国服务外包业务 | 第61页 |
5-3-8 完善服务国际服务水平协议 | 第61-62页 |
5-3-9 注意对外包业务的持续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监管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建议 | 第63-66页 |
6-2-1 构建保障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风险控制体系 | 第64页 |
6-2-2 储备适应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 | 第64-65页 |
6-2-3 建立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 | 第65页 |
6-2-4 筹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第65页 |
6-2-5 建立支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功能环境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