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质量激励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质量激励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页
 §1-3 研究范围第9-10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特点及结构安排第10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10-11页
第二章 质量激励机制概述第11-18页
 §2-1 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1-13页
 §2-2 质量激励及质量激励主体与客体第13-14页
 §2-3 质量激励机制第14页
 §2-4 质量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及特征第14-17页
  2-4-1 质量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第14-16页
  2-4-2 质量激励机制的特征第16-17页
 §2-5 质量激励机制与其他激励机制的关系第17-18页
第三章 国内外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比较第18-29页
 §3-1 国外质量管理与质量激励机制第18-22页
  3-1-1 美国质量管理与质量激励第18-20页
  3-1-2 日本质量激励第20-22页
 §3-2 我国质量管理激励手段及方式第22-25页
  3-2-1 质量否决权第22-23页
  3-2-2 质量管理奖第23-24页
  3-2-3 质量月活动第24页
  3-2-4 QC 小组第24-25页
 §3-3 企业质量激励机制的现状第25-26页
 §3-4 我国质量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第26-29页
  3-4-1 质量激励机制的建立缺乏理论依据第26页
  3-4-2 片面理解质量改进的对象第26-28页
  3-4-3 质量激励形式单一第28页
  3-4-4 质量激励力度不够第28-29页
第四章 质量激励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第29-33页
 §4-1 质量激励有效性的外部影响因素第29-30页
  4-1-1 社会生产力第29-30页
  4-1-2 经济发展阶段第30页
  4-1-3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思想观念第30页
 §4-2 质量激励有效性的内部影响因素第30-33页
  4-2-1 企业文化第30-31页
  4-2-2 企业薪酬制度第31-32页
  4-2-3 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有效性第32-33页
第五章 质量激励机制建立的原则第33-40页
 §5-1 按需激励原则第33-34页
 §5-2 公平公正原则第34-36页
 §5-3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原则第36-38页
 §5-4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第38页
 §5-5 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第38页
 §5-6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第38-40页
第六章 质量激励机制具体方案设计第40-52页
 §6-1 树立质量经营的观念第40-41页
 §6-2 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第41-42页
 §6-3 薪酬体系的建立第42-45页
 §6-4 发挥培训工作的激励作用第45-47页
 §6-5 加强目标管理第47-49页
 §6-6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机制第49页
 §6-7 质量激励机制方案层次分析第49-52页
第七章 海尔集团质量激励机制的案例分析第52-64页
 §7-1 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第52-54页
  7-1-1 海尔集团简介第52-53页
  7-1-2 组织结构第53-54页
 §7-2 海尔集团质量激励机制现状分析第54-64页
  7-2-1 质量经营理念第54-56页
  7-2-2 海尔文化第56-58页
  7-2-3 薪酬体系第58-60页
  7-2-4 完善的质量培训体系第60页
  7-2-5 日清日高质量目标管理法第60-61页
  7-2-6 自我控制的管理体制第61-62页
  7-2-7 海尔集团质量激励机制系统层次分析第62-64页
第八章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阵列及其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