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优化方法 | 第11页 |
| ·矿井通风系统的评判指标体系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决策理论 | 第15-28页 |
|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设计 | 第15-18页 |
|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设计的方法和区间划分 | 第15-16页 |
|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设计优化流程 | 第16-17页 |
| ·矿井通风优化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 第17-18页 |
|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评价指标 | 第18-25页 |
|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选指标的建立 | 第18-23页 |
| ·矿井通风系统评判指标建立的原则 | 第18-20页 |
| ·评判因子的建立 | 第20-21页 |
| ·模糊优选评判因子的意义及计算 | 第21-23页 |
|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第23-25页 |
| ·指标权重的归一化处理 | 第25页 |
|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 第25-28页 |
| ·模糊决策矩阵 | 第25-26页 |
| ·定量与定性目标特征值相对隶属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27-28页 |
| 3 矿井通风系统能力考察 | 第28-38页 |
| ·矿井通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 ·矿井通风能力合理核定 | 第29-33页 |
|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意义 | 第29-30页 |
|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依据和原则 | 第30页 |
|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 | 第30-33页 |
| ·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 第33页 |
| ·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 | 第33-36页 |
| ·通风阻力测定的意义 | 第33-34页 |
|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第34页 |
| ·阻力测定精度的评价 | 第34-35页 |
| ·通风阻力测定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 | 第36-38页 |
| ·1号(北)风机测定结果 | 第36页 |
| ·2号(南)风机测定结果 | 第36-38页 |
| 4 恒源公司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 第38-51页 |
| ·矿井概况 | 第38页 |
| ·矿井通风系统数字化 | 第38-39页 |
|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决策的技术方法 | 第39-44页 |
|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MVADS)》应用软件简介 | 第39-43页 |
|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决策技术路线 | 第43-44页 |
|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 第44-47页 |
| ·通风系统阻力分布 | 第44-45页 |
| ·风机工况点分析 | 第45-46页 |
| ·通风网络结构合理性研究 | 第46-47页 |
| ·中央风井通风能力考察 | 第47-51页 |
| ·2005年矿井通风系统模拟与预测 | 第50页 |
| ·2007年矿井通风系统模拟与预测 | 第50-51页 |
| 5 恒源公司矿井中远期通风系统改造和优化 | 第51-68页 |
| ·矿井中远期通风系统方案制定与优化预测 | 第51-64页 |
| ·2010年通风系统方案制定 | 第51-53页 |
| ·2021年通风系统方案制定 | 第53-64页 |
| ·2021年通风系统方案制定的原则 | 第53-55页 |
| ·新风井的方案 | 第55-57页 |
| ·2021年通风系统方案说明 | 第57-63页 |
| ·2021通风系统方案与预测结论 | 第63-64页 |
| ·矿井远期通风系统方案优选 | 第64-68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4页 |
| ·各方案指标特征值的确定 | 第64-66页 |
| ·指标特征值的定量化 | 第66页 |
| ·模糊综合评判方案优选过程 | 第66页 |
| ·2021年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选结论 | 第66-6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