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给水管网中一氯胺消耗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引言第9-32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9-10页
     ·论文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30页
     ·水相因素影响氯消毒剂消耗的研究进展第11-22页
     ·生物膜影响氯消毒剂消耗的研究进展第22-25页
     ·管壁对消毒剂消耗影响的研究进展第25-30页
   ·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0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30-32页
第2章 给水管网内一氯胺消耗概化模型的构建第32-36页
   ·概化模型构建过程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一氯胺水相消耗研究第36-7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36页
   ·研究方法第36-38页
     ·试验水样第36页
     ·一氯胺配置及测定方法第36-37页
     ·有机物浓度指标测定方法第37页
     ·具体的试验步骤第37-38页
   ·有机物对一氯胺水相消耗影响第38-50页
     ·一氯胺浓度变化规律第38-39页
     ·有机物浓度变化规律第39-45页
     ·水相消耗系数与有机物浓度关系第45-50页
   ·无机离子对一氯胺水相消耗影响第50-56页
     ·NO_2~-第50-54页
     ·NH_4~+第54-56页
   ·反应条件对一氯胺水相消耗影响第56-64页
     ·pH第56-58页
     ·温度第58-62页
     ·初始投加浓度第62-64页
   ·水相消耗系数预测模型第64-70页
     ·一氯胺水相消耗系数预测模型的建立第64-69页
     ·一氯胺水相消耗系数预测模型的验证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生物膜对一氯胺消耗影响的研究第72-90页
   ·研究方法第72-75页
     ·一氯胺配置第72页
     ·生物膜培养第72-75页
     ·具体试验方法和一氯胺测定方法第75页
   ·生物膜影响一氯胺消耗动力学第75-78页
     ·生物膜生长特性第75-77页
     ·生物膜影响下一氯胺消耗的动力学规律第77-78页
   ·影响生物膜消耗一氯胺的因素第78-88页
     ·稳态生物膜菌量第78-82页
     ·一氯胺初始浓度第82-85页
     ·剪切力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管壁腐蚀沉积物对一氯胺消耗影响的研究第90-111页
   ·研究管壁影响氯消毒剂消耗的模拟系统第90-96页
     ·模拟系统工作原理第91-94页
     ·优缺点比较第94-96页
     ·研究方法总结第96页
   ·实验室内管段反应器(PSR)设计第96-99页
     ·PSR 设计原理第96-97页
     ·PSR 主要构件第97-98页
     ·PSR 尺寸第98-99页
   ·试验方法第99-100页
     ·反应器预处理第99页
     ·试验用水第99页
     ·一氯胺配置第99页
     ·具体试验方法第99-100页
   ·不同水质水力条件下管壁腐蚀沉积物对一氯胺消耗的影响第100-109页
     ·管垢物理化学成分分析第100-104页
     ·不同初始浓度下管壁腐蚀沉积物对一氯胺消耗的影响第104-105页
     ·不同 pH 下管壁腐蚀沉积物对一氯胺消耗的影响第105-106页
     ·不同 DO 下管壁腐蚀沉积物对一氯胺消耗的影响第106-108页
     ·不同流速下管壁腐蚀沉积物对一氯胺消耗的影响第108页
     ·本节研究结果的几点说明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6章 一氯胺消耗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判定第111-123页
   ·天津市管网中一氯胺消耗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判定第111-116页
     ·取样点第111-113页
     ·管壁(含生物膜和管壁腐蚀沉积物)对一氯胺消耗贡献率计算方法第113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113-116页
   ·实验室内一氯胺消耗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判定第116-121页
     ·水相因素导致的一氯胺消耗量第116-119页
     ·生物膜导致的一氯胺消耗量第119-120页
     ·管壁腐蚀沉积物导致的一氯胺消耗量第120-121页
     ·三部分相对重要性判定第121页
   ·本章小节第121-123页
第7章 结论和建议第123-127页
   ·结论第123-125页
   ·建议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致 谢第133-13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絮凝-沉降过程的三维RLCCA模拟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潜流人工湿地净化大庆地区含油湖泊水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