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创作论论文--文学翻译论文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论第8-12页
 一、选题原由第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0页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处第10-11页
 四、研究方法第11页
 五、研究材料第11页
 六、论文基本结构第11-12页
第一章 接受美学概说第12-18页
 第一节 姚斯的接受美学观第12-14页
  一 文学研究新思路—以读者为中心第12-13页
  二 期待视野第13-14页
 第二节 伊瑟尔的接受美学观第14-16页
 第三节 理论反思—走向对话与交流第16-18页
  一 接受美学"对话与交流"观第16-17页
  二 我们对接受美学的基本立场第17-18页
第二章 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第18-25页
 第一节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的本质联系第18-21页
 第二节 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第21-25页
  一 主体与主体性的界定第21-22页
  二 翻译的过程是一种对话的参与第22-25页
 第三节 结论第25页
第三章 文学翻译过程中接受者主体性体现第25-40页
 第一节 译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第26-30页
  一 译者作为读者的能动性第26-28页
  二 译者选择源语文本的能动性第28-30页
 第二节 译者主体性受动因素第30-35页
  一 理解与前理解第30-31页
  二 社会历史背景对译者理解的制约第31-33页
  三 源语文本的制约性及其翻译中的地位第33-35页
 第三节 译者表达译文文本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第35-38页
  一 译者自身因素第35-36页
  二 译文读者的能动性因素第36-38页
   (一) 关照译文读者的语言审美特征和思维方式第37-38页
   (二) 关照译文读者所处的时代和阅读需求第38页
 第四节 译者的自由度第38-40页
第四章 翻译活动结束后的接受因素第40-42页
 第一节 译文读者与译者的相互作用第40-41页
 第二节 译文质量与接受程度的关系第41-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进展期胆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下一篇:聚丙烯/炭黑PTC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