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内燃机噪声预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引言第9-11页
     ·噪声测量与预测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噪声测量与预示技术发展现状第11-14页
     ·噪声测量技术发展第11-12页
     ·噪声预示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应用现状第13-14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5页
2 内燃机主要噪声概述第15-23页
   ·发动机噪声分类及形成机理第15-20页
     ·发动机噪声分类第15-16页
     ·发动机空气动力噪声第16-19页
     ·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第19-20页
   ·发动机噪声的传递路径及控制方法第20-23页
     ·表面辐射噪声传播路径第20-21页
     ·内燃机噪声控制方法第21-23页
3 统计能量方法基本原理及公式第23-35页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基本概念第23-26页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发展过程第23-24页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概述第24-25页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基本假设第25-26页
   ·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公式第26-29页
     ·子系统间纯功率流第26-28页
     ·子系统间功率流平衡方程的普遍形式第28-29页
   ·AutoSEA软件简介第29-32页
     ·AtouSEA软件概述第29-30页
     ·AutoSEA软件特点及组成第30-32页
   ·分析过程第32-35页
     ·统计能量分析基本过程第32-33页
     ·AutoSEA软件分析过程第33-35页
4 油底壳SEA模型的建立第35-48页
   ·油底壳子系统划分及建模第35-38页
     ·子系统的划分第35页
     ·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设置子系统物理参数第37-38页
   ·模态密度的计算第38-41页
     ·一维梁横向振动模态密度第38-40页
     ·二维平板振动子系统的模态密度第40-41页
     ·三维声场的模态密度第41页
   ·内损耗因子第41-44页
     ·结构损耗因子η_(is)第42页
     ·子结构间连接边界损耗因子第42-43页
     ·子结构的声辐射损耗因子第43页
     ·子结构的内损耗因子第43-44页
   ·耦合损耗因子第44-46页
     ·结构与声场的耦合损耗因子第44-45页
     ·结构与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第45页
     ·两个声容积之间的耦合损耗因子第45-46页
   ·输入功率第46-48页
     ·输入功率的简化第46页
     ·模型输入功率的确定第46-48页
5 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8-58页
   ·为模型加载各种参数第48-49页
   ·油底壳辐射噪声的计算结果第49-54页
   ·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方法第54-58页
     ·误差分析第54-55页
     ·改变结构对辐射噪声的影响第55-56页
     ·阻尼对辐射噪声的影响第56-57页
     ·油底壳辐射噪声控制方法第57-58页
6 噪声测量第58-66页
   ·噪声测试技术第58-59页
   ·发动机噪声测量实验第59-61页
     ·试验条件和设备第59-60页
     ·实验方案第60页
     ·实验条件及测量点的布置第60-61页
   ·测量结果第61-64页
     ·噪声频谱分析第61-63页
     ·各测点声压级第63页
     ·噪声修正第63页
     ·平均声压级与声功率级的计算第63-64页
   ·噪声影响因素分析第64-66页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覆盖—避开性与有限群的结构
下一篇:基于粗糙集数据分析的商业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