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7页 |
| 第一章 虚静理论的源流 | 第7-18页 |
| 一、先秦诸子对“虚静”理论的贡献 | 第7-11页 |
| 二、陆机、宗炳、刘勰把“虚静”思想引入艺术创作 | 第11-14页 |
| 三、王国维对“虚静”理论的拓宽 | 第14-18页 |
| 第二章 传统虚静理论的现代审视 | 第18-24页 |
| 一、“虚静”作为一种审美态度 | 第18-20页 |
| 二、“虚静”作为一种创作心态 | 第20-22页 |
| 三、“虚静”作为一种鉴赏心态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西方美学参照下的虚静理论 | 第24-31页 |
| 一、“虚静”说与“迷狂”说 | 第24-26页 |
| 二、“虚静”说与“距离”说 | 第26-28页 |
| 三、“虚静”说与“静观”说 | 第28-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注释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 后记 | 第39-40页 |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