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子 | 第1-12页 |
冲突场景一: 家长集体上访,要罢免教师! | 第9页 |
冲突场景二: 有没有“体罚”张海涛? | 第9-10页 |
冲突场景三: “我的孩子不想分入这个班级!” | 第10页 |
冲突场景四: “我恨不得砸了这个小店!”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2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关于教育生态理论提出 | 第14-15页 |
·关于国外教育微观制度的概述 | 第15-17页 |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本区社区与教育状况 | 第18-21页 |
·本区的教育状况 | 第18-19页 |
·本区的社区建设情况 | 第19-21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1-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研究过程 | 第23-27页 |
·进入课题研究现场 | 第24页 |
·研究中收集材料 | 第24-26页 |
·整理分析资料 | 第26页 |
·撰写研究报告 | 第26-27页 |
·研究成员 | 第27页 |
·研究效度 | 第27-30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广济中心学校实验校区的教育议事会 | 第31-86页 |
·后台酝酿: 策划与铺垫——教育议事会是怎么来的? | 第31-36页 |
·缘起 | 第31-32页 |
·萌芽 | 第32-34页 |
·铺垫 | 第34-36页 |
·初登舞台: 混沌到秩序——教育议事会的人员构成怎样? | 第36-45页 |
·新校长W的成长故事 | 第36-37页 |
·“冒出来”的Z老师 | 第37-39页 |
·第一次校区教师动员会 | 第39-40页 |
·推选教育议事会成员 | 第40-41页 |
·教育专家的论证 | 第41-42页 |
·第一次教育议事会成员见面会 | 第42-43页 |
·第一任主席和部长 | 第43-45页 |
·聚焦调整: 激情与困境——教育议事会该议何事? | 第45-55页 |
·激情:议案处理 | 第45-46页 |
·调查:民意汇总 | 第46-48页 |
·梗阻:陷入困境 | 第48-50页 |
·分歧:聚焦偏移 | 第50-51页 |
·对焦:统一思想 | 第51-52页 |
·转向:聚焦集中 | 第52-55页 |
·倾情出演:规则与互动——教育议事会怎样成立、构建? | 第55-70页 |
·ZHA主席与成立大会 | 第55-58页 |
·第一份工作计划 | 第58-59页 |
·第一组部门规程 | 第59-60页 |
·议案与提案 | 第60-63页 |
·改革家校沟通的调查与整改 | 第63-65页 |
·家长会在悄悄变脸 | 第65页 |
·论坛与网页 | 第65-68页 |
·第一项日常工作 | 第68-70页 |
·高潮迭起: 参与与协调——教育议事会发挥什么作用? | 第70-81页 |
·第一次考察活动 | 第70-72页 |
·主席要开会了 | 第72页 |
·家庭教育沙龙 | 第72-74页 |
·其他许多的第一次 | 第74页 |
·冲突与协调 | 第74-81页 |
·不言谢幕: 台内与台外——对教育议事会有何评价? | 第81-86页 |
·W校长的总结 | 第81页 |
·Z老师的评述 | 第81-83页 |
·Y老师的随谈 | 第83页 |
·相关人员的简答 | 第83页 |
·ZHA主席如是说 | 第83页 |
·R老师的冷静 | 第83-84页 |
·议事会H成员的担心 | 第84页 |
·外部的宣传与专家的评论 | 第84-86页 |
第六章 达敏学校的教育协作理事会 | 第86-126页 |
·排斥: 一步之遥 | 第86-93页 |
·居民的非难和敌视 | 第86-90页 |
·老师的留恋和委屈 | 第90-91页 |
·校长哭了 | 第91-93页 |
·教改: 艰难前行 | 第93-104页 |
·教改历程 | 第93-100页 |
·教育为了什么: 生活教育 | 第93-96页 |
·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生存教育 | 第96-99页 |
·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生命教育 | 第99-100页 |
·陷入困顿 | 第100-104页 |
·社区不配合学校教学 | 第100-102页 |
·老师们的难过和伤心 | 第102-103页 |
·一部分家长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 第103-104页 |
·帮助: 峰回路转 | 第104-111页 |
·热心的社区干部 | 第104-107页 |
·社区主任F | 第107-108页 |
·社区干部思想的转变 | 第108-109页 |
·社区在学校发展中的得益 | 第109-111页 |
·指引: 豁然开朗 | 第111-120页 |
·点拨:指引方向 | 第111页 |
·设计:初步设想 | 第111-113页 |
·分歧:形成共识 | 第113-114页 |
·L校长 | 第114-117页 |
·顺理成章: 成立协作理事会 | 第117页 |
·教育协作理事会章程 | 第117-120页 |
·硕果: 生态渐成 | 第120-126页 |
·居民的转变 | 第120页 |
·单位的支持 | 第120-122页 |
·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统一 | 第122-123页 |
·学生学习效果的显著提高 | 第123-126页 |
第七章 “我们认为”的结论 | 第126-13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0-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