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项目管理标准化及其策略研究--以我国电子行业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8页 |
1 绪论 | 第18-34页 |
·问题提出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2页 |
·理论意义 | 第20页 |
·实践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界定 | 第22-27页 |
·几个基本概念 | 第22-25页 |
·研究范围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路径和结构框架 | 第28-31页 |
·研究路径 | 第28-29页 |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9-3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1-34页 |
2 文献回顾 | 第34-71页 |
·标准化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34-46页 |
·标准化概念与意义 | 第34-38页 |
·标准化的原理、层级、分类与形式 | 第38-42页 |
·标准化的效果 | 第42-46页 |
·影响R&D项目绩效的相关因素 | 第46-56页 |
·关于R&D项目绩效测度、定义 | 第46-47页 |
·R&D项目绩效影响因素 | 第47-56页 |
·R&D项目管理标准化 | 第56-70页 |
·R&D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提出 | 第56-58页 |
·R&D项目管理标准化相关文献回顾 | 第5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71-92页 |
·概念模型 | 第71-73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73-89页 |
·项目管理标准化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 第74-75页 |
·项目管理标准化对R&D项目绩效影响机制 | 第7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4 研究方法 | 第92-103页 |
·变量度量与问卷设计 | 第92-100页 |
·变量定义与初始度量 | 第92-99页 |
·问卷设计 | 第99-100页 |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方法 | 第100-102页 |
·数据收集 | 第100-101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5 数据处理分析 | 第103-166页 |
·样本特征分析 | 第103-106页 |
·数据预分析 | 第106-115页 |
·数据预分析方法 | 第106页 |
·数据预分析结果 | 第106-115页 |
·信度分析 | 第115-121页 |
·信度类型 | 第115-117页 |
·信度分析结果 | 第117-121页 |
·效度分析 | 第121-130页 |
·效度类型 | 第121-124页 |
·效度分析结果 | 第124-130页 |
·假设检验 | 第130-151页 |
·样本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 第130-131页 |
·项目管理标准化与R&D项目绩效 | 第131-137页 |
·项目管理标准化对R&D项目绩效影响机制 | 第137-151页 |
·结果讨论和相应策略 | 第151-165页 |
·结果讨论 | 第151-158页 |
·相应策略 | 第158-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165-166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66-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166-167页 |
·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167-171页 |
·学术价值 | 第167-169页 |
·实践意义 | 第169-171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71-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8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188-189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189-197页 |
附录3 调查问卷T检验结果 | 第197-205页 |
附录4 残差散点图 | 第205-206页 |
附录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 第206-209页 |
附录6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209-210页 |
致谢 | 第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