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重整人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第12-19页 |
第一节 重整人制度生成的制度背景——重整制度的产生 | 第12-16页 |
第二节 重整人制度生成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二章 重整人的法律地位、选任模式及其资格限定 | 第19-32页 |
第一节 重整人法律地位的界定 | 第19-23页 |
第二节 重整人选任的模式 | 第23-28页 |
第三节 重整人的资格限定 | 第28-32页 |
第三章 重整人的运作机制 | 第32-44页 |
第一节 重整人在重整程序中的权利及其限定 | 第32-39页 |
第二节 重整人的义务 | 第39-42页 |
第三节 重整人的法律责任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重整人制度中的监督机制 | 第44-50页 |
第一节 法院对重整人的监督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债权人委员会对重整人的监督 | 第45-47页 |
第三节 重整监督机构对重整人的监督 | 第47-49页 |
第四节 法院、债权人委员会及重整监督机构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对我国公司重整人制度立法的思考 | 第50-60页 |
第一节 我国既有的破产法律规范中“重整人”的缺失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对我国新破产法草案中重整人制度的评述 | 第51-57页 |
第三节 对我国新破产法草案中重整人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 记 | 第63-64页 |
致 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