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分析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 | 第11-12页 |
2、信息技术课程 | 第12-13页 |
二、问题解决与教学 | 第13-21页 |
(一) 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分析 | 第13-17页 |
1、问题解决概述 | 第13-14页 |
2、问题解决的心理历程 | 第14-16页 |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第16-17页 |
(二) 问题解决教学 | 第17-21页 |
1、问题解决的教学 | 第17-19页 |
2、通过问题解决来教学 | 第19-21页 |
三、基于问题解决教学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 | 第21-31页 |
(一)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重新认识 | 第21-29页 |
1、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梳理:概念、模式与特点 | 第21-27页 |
2、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反思:局限性与矛盾分析 | 第27-29页 |
(二)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 | 第29-31页 |
1、引入的必要性与作用 | 第29-30页 |
2、学科特殊性考虑 | 第30-31页 |
四、问题解决模板与教学设计 | 第31-51页 |
(一) 适合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课程内容 | 第31-33页 |
1、如何选择 | 第31-32页 |
2、内容举例 | 第32-33页 |
(二) 问题解决模板及其设计 | 第33-44页 |
1、信息技术问题的基本类型 | 第33-36页 |
2、问题解决模板的设计思想 | 第36-38页 |
3、常用的问题解决模板 | 第38-44页 |
(三) 面向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 第44-50页 |
1、问题情境设计 | 第44-46页 |
2、教学过程设计 | 第46-49页 |
3、教学设计支架 | 第49-50页 |
(四) 教学方案及点评 | 第50-51页 |
五、对本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第51-56页 |
(一) 试用效果分析 | 第51-54页 |
1、学生的认同感、学习过程与效果及意见 | 第51-54页 |
2、教师的看法 | 第54页 |
(二) 专家的观点 | 第54-56页 |
1、总体评价 | 第55页 |
2、意见和建议 | 第55-56页 |
六、小结 | 第56-58页 |
(一) 主要观点 | 第56页 |
(二) 下一步工作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70页 |
附录1 教学方案实例 | 第63-67页 |
1、设计你的个性化名片 | 第63-65页 |
2、准备“奥运知识窗”编写所需要的信息 | 第65-67页 |
附录2 部分学生作品 | 第67-68页 |
附录3 学生问卷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72页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