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有关犯罪形态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9页 |
第一部分 共同正犯的犯罪形态问题 | 第9-21页 |
一、共同正犯的既遂与未遂 | 第9-15页 |
(一) 关于共同正犯既遂与未遂能否并存的理论纷争 | 第10-13页 |
(二) 关于共同正犯既遂与未遂能否并存的理论分析 | 第13-15页 |
二、共同正犯的中止与既遂 | 第15-21页 |
(一) 关于共同正犯中止与既遂能否并存的理论纷争 | 第15页 |
(二) 关于共同正犯中止与既遂能否并存的理论分析 | 第15-18页 |
(三) 共同正犯成立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 第18-21页 |
第二部分 共谋共同正犯的犯罪形态问题 | 第21-29页 |
一、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分野 | 第21-25页 |
(一) 日本学者关于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纷争 | 第21-24页 |
(二) 关于共谋共同正犯性质的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二、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25-27页 |
(一) 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 | 第25-26页 |
(二) 共谋共同正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26-27页 |
三、共谋共同正犯的犯罪形态认定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教唆犯的犯罪形态问题 | 第29-41页 |
一、关于教唆犯性质的理论纷争 | 第29-32页 |
二、关于教唆犯性质的理论思考 | 第32-36页 |
三、教唆犯的犯罪形态认定 | 第36-41页 |
(一) 教唆犯的犯罪未遂 | 第36-39页 |
(二) 教唆犯的犯罪中止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帮助犯的犯罪形态问题 | 第41-44页 |
一、帮助犯的性质问题 | 第41-42页 |
二、帮助犯的犯罪形态认定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