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第一部分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述 | 第10-25页 |
一、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与特征 | 第10-15页 |
(一)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 第10-13页 |
(二)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 第13-15页 |
二、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意义 | 第15-18页 |
(一)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是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第16页 |
(二)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第16-18页 |
三、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培养目标 | 第18-21页 |
(一) 语文学科能力目标 | 第18-20页 |
(二) 情感态度目标 | 第20-21页 |
四、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一)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理论 | 第21-22页 |
(二)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科理论 | 第22-25页 |
第二部分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途径 | 第25-44页 |
一、拓展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时空 | 第25-28页 |
(一) 课内文本教材研究性学习 | 第25-26页 |
(二) 课外课题研究性学习 | 第26-28页 |
二、类属化阅读 | 第28-32页 |
(一) 单篇课文的研究性学习 | 第28-30页 |
(二) 多篇课文类属比较研究性学习 | 第30-31页 |
(三) 类属化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 | 第31-32页 |
三、社会化写作 | 第32-37页 |
(一) 社会学习是基础 | 第32-33页 |
(二) 形式学习是关键 | 第33-34页 |
(三) 内容学习是核心 | 第34-35页 |
(四) 高职语文社会化写作学习主要类型 | 第35-37页 |
四、结合专业开展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学习 | 第37-44页 |
(一) 不同专业不同课题 | 第37-38页 |
(二) 不同专业开展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学习 | 第38-44页 |
第三部分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具体实践及评价 | 第44-58页 |
一、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具体实践 | 第44-51页 |
(一) 准备阶段 | 第44-45页 |
(二) 自觉参与阶段 | 第45-47页 |
(三) 自主探究阶段 | 第47-50页 |
(四) 自行创新阶段 | 第50-51页 |
二、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 第51-58页 |
(一)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理念 | 第51-53页 |
(二)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 第53-55页 |
(三)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内容 | 第55-56页 |
(四)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