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问题及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的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罩面(以下简称“白+白”方案) | 第12-14页 |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以下简称“白+黑”方案) | 第14-19页 |
| ·旧水泥混凝土补强后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 | 第19页 |
| ·碎石化后加铺面层 | 第19-21页 |
| ·加铺方案比较 | 第21-22页 |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评价 | 第22-23页 |
| ·基于FWD 检测确定旧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度研究 | 第22-23页 |
| ·广西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研 | 第23-25页 |
| ·广西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 ·广西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 | 第24-25页 |
| ·广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思路和方案 | 第2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2章 基于脱空度评价旧水泥砼路面分离式加铺层设计 | 第27-51页 |
| ·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分析 | 第27-36页 |
| ·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区平面分布特征研究 | 第27-29页 |
| ·脱空水泥混凝土板体有限元力学分析 | 第29-35页 |
| ·脱空水泥混凝土板疲劳寿命分析 | 第35-36页 |
| ·钢筋传力杆对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影响分析 | 第36-41页 |
| ·钢筋单元分析模型的确定 | 第36-40页 |
| ·钢筋传力杆对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41-44页 |
| ·设计控制指标的确定 | 第41-42页 |
| ·设计模型的确定 | 第42页 |
| ·设计参数的选择以及参数的确定 | 第42-44页 |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分离式加铺层设计 | 第44-49页 |
| ·混凝土路面可靠度设计简介 | 第44-45页 |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复合式加铺层设计流程 | 第45-46页 |
| ·脱空水泥混凝土分离式加铺层计算荷载应力分析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3章 设ISAC 复合夹层沥青加铺层断裂力学分析 | 第51-65页 |
| ·断裂力学基本概念 | 第51-55页 |
| ·裂纹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 | 第51页 |
| ·裂纹尖端的应力场 | 第51-53页 |
| ·应力强度因子及J 积分判断准则 | 第53-54页 |
| ·断裂韧度与断裂准则 | 第54-55页 |
| ·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机理 | 第55-56页 |
| ·反射裂缝的产生 | 第55页 |
| ·反射裂缝的扩展 | 第55-56页 |
| ·ISAC 复合夹层的应用研究 | 第56-60页 |
| ·ISAC 夹层防反射裂缝断裂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60-64页 |
| ·单一夹层有限元力学分析 | 第60-61页 |
| ·交通荷载作用下抵抗反射裂缝分析 | 第61-62页 |
| ·温度荷载作用下抵抗反射裂缝分析 | 第62-63页 |
| ·ISAC 复合夹层断裂力学分析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4章 级配碎石加铺层有限元力学分析 | 第65-72页 |
| ·级配碎石材料应力依赖模型的研究 | 第65-66页 |
| ·级配碎石材料特性三轴试验研究 | 第66-67页 |
| ·旧水泥路面级配碎石加铺层非线性有限元力学分析 | 第67-70页 |
| ·级配碎石加铺层结构设计研究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5章 试验路工程实例 | 第72-84页 |
| ·试验路工程概况及维修方案 | 第72-73页 |
| ·试验段设计 | 第73-74页 |
| ·试验段破损状况调查与评价 | 第73页 |
| ·试验段结构组合设计 | 第73-74页 |
| ·试验段施工控制 | 第74-79页 |
| ·脱空水泥混凝土板处治 | 第74-75页 |
| ·压浆工艺的探讨 | 第75-76页 |
| ·试验路ISAC 复合夹层及钢筋传力杆施工工艺 | 第76-79页 |
| ·试验路方案经济分析 | 第79-80页 |
| ·试验路FWD 评价 | 第80-82页 |
| ·本章结论 | 第82-84页 |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84-86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