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课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课题的背景第12-13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水平第15-19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第19-21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第21-29页
     ·适用于高速运行的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第22-26页
     ·适用于零速和低速时的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第26-29页
     ·初始位置的检测与起动问题第29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高频信号注入法第32-61页
   ·凸极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第32-37页
     ·电机的凸极效应第32-33页
     ·数学模型第33-37页
   ·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第37-47页
     ·高频信号注入时的电机模型第37-38页
     ·旋转电压矢量励磁第38-40页
     ·位置估计误差信号的产生第40-41页
     ·高频载波信号的产生第41-42页
     ·高频载波电流信号轨迹第42-45页
     ·多重凸极电机的载波信号励磁第45-47页
   ·高频电流信号注入法第47-50页
   ·饱和对位置估计的影响第50-53页
   ·考虑饱和影响的最大转矩/电流控制第53-59页
     ·最大转矩/电流控制第53-54页
     ·考虑饱和影响的最大转矩/电流轨迹第54-56页
     ·作为转矩函数的电流指令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基于凸极跟踪的转子磁极位置估计第61-87页
   ·同步参考坐标系滤波第61-63页
   ·龙贝格(Luenberger)观测器的设计与改进第63-71页
     ·龙贝格观测器的一般形式第63-67页
     ·龙贝格观测器的改进设计第67-71页
   ·基于单凸极跟踪的转子磁极位置估计第71-73页
   ·基于多重凸极跟踪的转子磁极位置估计第73-79页
     ·单凸极模型的局限性第74-75页
     ·具有多重凸极电机的建模与分析第75-77页
     ·多重凸极解祸观测器第77-79页
   ·影响位置估算的误差源第79-86页
     ·基波电流对转子磁极位置估算的影响第80-83页
     ·电流调节器对位置估计的影响第83-84页
     ·直流母线谐波对位置估计的影响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四章 转子初始位置估算方法第87-95页
   ·磁链饱和的数学模型第87-90页
     ·磁链饱和模型第87-89页
     ·载波信号注入时的IPMSM模型第89-90页
   ·高频载波信号注入第90页
   ·具有磁极补偿的空间凸极跟踪观测器第90-92页
   ·转子初始位置估计仿真结果第92-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控制系统实验研究第95-118页
   ·控制系统硬件构成第95-100页
     ·基于DSP的数字控制单元第95-96页
     ·实验电机第96-99页
     ·实验装置第99-100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100-104页
     ·引言第101页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第101-104页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4-113页
     ·转子初始位置估计实验第104-106页
     ·空载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第106-108页
     ·负载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第108-109页
     ·补偿多重凸极的转子位置估计结果第109-113页
   ·面装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3-117页
     ·无基波励磁时的凸极图象第113-114页
     ·不同定子绕组励磁下的情况第114-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1页
附录第131-132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机器人推进电机混沌现象研究
下一篇:车辆牌照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