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影响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的因素 | 第12-14页 |
·繁殖更新的发芽率标准 | 第12-13页 |
·繁殖群体样本量的大小 | 第13页 |
·繁殖地点和种植密度 | 第13-14页 |
·授粉和收获方式 | 第14页 |
·繁殖世代数 | 第14页 |
·作物种质遗传完整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农艺经济性状变异的研究 | 第15页 |
·点突变的研究 | 第15页 |
·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 第15-16页 |
·分子水平变异的研究 | 第16-17页 |
·遗传完整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RFLPs 标记 | 第17页 |
·RAPDs 标记 | 第17-18页 |
·AFLPs 标记 | 第18页 |
·SSR 标记 | 第18-19页 |
·试验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试验的目的 | 第19-20页 |
·试验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群体大小对棉花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 第21-44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性状调查与分析 | 第21-22页 |
·DNA 提取和纯度分析 | 第22页 |
·基因组 PCR 扩增 | 第22-23页 |
·PCR 产物检测-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3页 |
·电泳结果统计和数据分析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43页 |
·群体大小对异交率的影响分析 | 第23-25页 |
·群体大小对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 | 第25-26页 |
·群体大小对 SSR 分子标记多态性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群体大小对遗传相似性的影响分析 | 第27-41页 |
·群体大小对 SSR 标记的 PIC 和 Ne 的影响分析 | 第41-4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不同授粉方式对棉花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 第44-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试验设计 | 第44页 |
·性状调查与分析:(见本文 2.2.2) | 第44页 |
·DNA 提取和纯度分析(见本文 2.2.3) | 第44页 |
·基因组 PCR 扩增(见本文 2.2.4) | 第44页 |
·PCR 产物检测-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见本文 2.2.5) | 第44页 |
·电泳结果统计和数据分析(见本文 2.2.6)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授粉方式对异交率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授粉方式对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授粉方式对 SSR 差异位点的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授粉方式对遗传相似性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授粉方式对的 SSR 标记的 PIC 和 Ne 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中棉所 19 的原始单株、自交株行和非自交株行的聚类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