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课题的目标 | 第9页 |
·课题的设计方案 | 第9-10页 |
·论文主要工作和概览 | 第10-11页 |
2 GPRS 概述及 GPRS 无线数据终端 | 第11-14页 |
·GPRS 简介 | 第11页 |
·GPRS 特点 | 第11-12页 |
·GPRS 组网方案 | 第12页 |
·GPRS 无线数据终端 | 第12-14页 |
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14-44页 |
·实时操作系统概念 | 第14-15页 |
·Nut/OS 实时操作系统 | 第15页 |
·内核结构 | 第15-26页 |
·不可剥夺型内核和可剥夺型内核 | 第16-17页 |
·不可剥夺型内核 | 第16页 |
·可剥夺型内核 | 第16-17页 |
·临界段 NutEnterCritical() 和 NutExitCritical() | 第17-18页 |
·线程 | 第18-19页 |
·线程状态 | 第19-20页 |
·线程控制块 | 第20-22页 |
·线程切换 | 第22-23页 |
·空闲线程 | 第23-24页 |
·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24-25页 |
·时钟节拍 | 第25-26页 |
·Nut/OS 的启动和初始化 | 第26页 |
·获取当前 Nut/OS 的版本号 | 第26页 |
·线程管理 | 第26-29页 |
·建立线程,NutThreadCreate() | 第27页 |
·删除线程,NutThreadExit() | 第27页 |
·改变线程的优先级,NutThreadSetPriority() | 第27-28页 |
·线程控制块加入链表,NutThreadAddPriQueue() | 第28页 |
·链表中移除线程控制块,NutThreadRemoveQueue() | 第28页 |
·唤醒睡眠态线程,NutThreadWake() | 第28页 |
·挂起线程,NutThreadYield() | 第28-29页 |
·释放线程占用的内存,NutThreadDestroy() | 第29页 |
·杀死运行的线程,NutThreadKill() | 第29页 |
·通过线程名字查找线程控制块,GetThreadByName() | 第29页 |
·时间管理 | 第29-33页 |
·精确延时函数,NutDelay() | 第30页 |
·线程延时函数,NutSleep() | 第30-31页 |
·创建异步定时器,NutTimerStart() | 第31页 |
·停止指定定时器,NutTimerStop() | 第31-32页 |
·异步停止指定定时器,NutTimerStopAsync() | 第32页 |
·定时器插入定时器队列,NutTimerInsert() | 第32页 |
·获得CPU频率,NutGetCpuClock() | 第32页 |
·获得系统时间节拍,NutGetTickCount() | 第32页 |
·获得系统时间-秒级,NutGetSeconds() | 第32-33页 |
·获得系统时间-毫秒级 NutGetMillis() | 第33页 |
·线程间的通信与同步 | 第33-42页 |
·等待事件 | 第33-36页 |
·发送事件 | 第36-38页 |
·事件超时 | 第38-39页 |
·信号量管理 | 第39-41页 |
·互斥型信号量管理 | 第41-42页 |
·堆内存管理 | 第42-44页 |
4 嵌入式 TCP/IP 技术 | 第44-59页 |
·嵌入式 TCP/IP 网络系统结构 | 第44-45页 |
·总体数据流图 | 第45-46页 |
·数据链路层协议 | 第46-55页 |
·拨号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 第46-47页 |
·点对点协议(PPP) | 第47-48页 |
·PPP 包结构 | 第48-50页 |
·LCP 协商 | 第50-51页 |
·口令认证协议(PAP) | 第51-52页 |
·IP 控制协议 | 第52页 |
·Modem 接口和设置 | 第52-55页 |
·网络层协议 | 第55-56页 |
·IP 协议的实现 | 第55-56页 |
·传输层协议 | 第56-58页 |
·TCP 状态机的实现 | 第57-58页 |
·套接层接口 | 第58-59页 |
5 GPRS 无线数据终端应用层软件 | 第59-72页 |
·概述 | 第59-62页 |
·设计目标 | 第59-60页 |
·对并发性的要求 | 第60-61页 |
·命令和控制信息 | 第61页 |
·客户的过程模型 | 第61-62页 |
·配置命令 | 第62-65页 |
·命令格式 | 第62-63页 |
·命令列表 | 第63-64页 |
·返回命令 | 第64页 |
·用于保存配置命令的数据结构 | 第64-65页 |
·在各种状态之间转移 | 第65-67页 |
·针对来自用户终端数据的有限状态机 | 第65-66页 |
·针对 GPRS 无线数据终端连接状况的有限状态机 | 第66-67页 |
·控制 GPRS 无线数据终端运行的全局结构 | 第67页 |
·数据报格式 | 第67-69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69-72页 |
·main() 主线程程序流程图 | 第69-70页 |
·UartReceiver() 线程程序流程图 | 第70页 |
·GprsTransfer() 线程程序流程图 | 第70-71页 |
·GprsReceiver() 线程程序流程图 | 第71-72页 |
·课题未实现的功能模块 | 第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所使用的新技术 | 第72页 |
·设计采用的新方法 | 第72页 |
·优势 | 第72-73页 |
·功能优势 | 第72-73页 |
·成本优势 | 第73页 |
·需要完善的工作 | 第73页 |
·前景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79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