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1-7页 |
(一) 将研究性学习构建在信息化环境上是一种必然趋势 | 第5-6页 |
(二) 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 第6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二、 理论综述 | 第7-17页 |
(一) 建构主义 | 第7-10页 |
(二) 研究性学习 | 第10-12页 |
(三) 国外开发的“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模式 | 第12-17页 |
三、 “信息化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 | 第17-37页 |
(一) 我国在信息环境下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分析 | 第17-24页 |
(二) 信息化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一般程序 | 第24-30页 |
(三) 信息化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第30-37页 |
四、 问题与反思 | 第37-38页 |
(一) 人与技术的关系 | 第37页 |
(二) 现实情境和虚拟情境的关系 | 第37页 |
(三)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其他教学活动方式的关系 | 第37-38页 |
(四) 教师重新整合课程资源与软件集中开发的关系 | 第38页 |
五、 结束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一: WEBQUEST课例《无机非金属材料》 | 第43-46页 |
附录二: 7E网络探究学习模式 | 第46-52页 |
附录三: 英特尔未来教育课例《酸雨--天堂的眼泪》 | 第52-54页 |
附录四: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业》教案 | 第54-56页 |
附录五: 《晶体结构》教学设计 | 第56-59页 |
附录六: WEBQUEST任务分类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