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否定观念和否定范畴第11-13页
     ·否定观念是客观世界否定性本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第11-12页
     ·否定范畴是否定观念在语言中的映射第12-13页
   ·否定句的界定第13-14页
   ·否定句和肯定句的联系与差异第14-19页
     ·否定的有标记性和肯定的无标记性第14-15页
     ·否定和肯定的句法不对称第15-16页
     ·否定的跨层级性第16-17页
     ·否定的可划分性第17-18页
     ·否定肯定的可转换性第18-19页
   ·现代汉语否定研究综述第19-24页
     ·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的研究第19-20页
     ·否定标记的句法和语义比较研究第20-21页
     ·否定格式研究第21-24页
   ·本研究的路径取向和结构框架第24-26页
     ·本研究的路径取向第24-25页
     ·本文的结构框架第25-26页
第二章 “V不C”的强势与理据第26-36页
   ·引言第26页
   ·“V不C”的强势表现第26-28页
     ·“V不C”的频率远高于“V得C”第26-27页
     ·“V得C”的分布主要在疑问句中第27-28页
   ·形式与意义的不对称第28-31页
     ·句法形式的不对称第28-30页
     ·语法意义的不对称第30-31页
   ·“V不C”强势的理据第31-33页
     ·语言的象似性第31-32页
     ·“V不C”语法化的时间早于“V得C”第32-33页
     ·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第33页
   ·小结第33-36页
第三章 “不V了”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第36-50页
   ·“不V了”结构的语义差异第36-38页
     ·“不V了”格式的三种语法意义第36-37页
     ·“不V了”三式各自要求的语义特征第37页
     ·“不V了”结构是一个歧义格式第37-38页
   ·“不V了”结构的句法差异第38-44页
     ·成分的省略第38-40页
     ·对“V”的选择第40-41页
     ·词语的组配第41-44页
   ·对“了”和“不了”的分析第44-46页
     ·对“了”的认识第44-46页
     ·对“不了”的认识第46页
   ·表“谢绝”义的“不V了”结构的语用价值第46-48页
   ·结语第48-50页
第四章 “一量(名)+否定”格式及其语法化第50-69页
   ·引言第50页
   ·格式义对量词的选择第50-53页
     ·量词级次的规约第50-52页
     ·量词通用性的限制第52-53页
   ·不定量词“点(儿)”对格式的高适应性第53-56页
     ·“点(儿)”共时的高频率第53-54页
     ·不定量词进入该格式的兴替变化第54-55页
     ·“点(儿)“对格式高适应性的理据第55-56页
   ·“一量名”完全否定格式的语序选择及制约因素第56-62页
     ·“否定+一量名”语序的强制性或倾向性使用条件第56-58页
     ·“一量(名)+否定”语序的强制性或倾向性使用条件第58-59页
     ·两种语序选择的制约因素第59-62页
   ·“一量(名)+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共时表征与内在机制第62-64页
     ·“一量(名)+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共时表征第62页
     ·“一量(名)+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内在机制第62-64页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语法化历程第64-67页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历时变化第64-66页
     ·对历时变化的基本判断第66页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语法化路径第66-67页
   ·结语第67-69页
第五章 否定结构与句末语气词的组配及有关问题第69-86页
   ·引言第69页
   ·否定结构与传疑语气词的搭配第69-73页
     ·“吗”与否定结构的搭配第70-71页
     ·“呢”与否定结构的搭配第71-72页
     ·“吧”与否定形式的组配第72-73页
   ·否定结构与传信语气词的搭配第73-76页
     ·“的”与否定结构的搭配第73-74页
     ·“呢”与否定结构的搭配第74-75页
     ·“罢了、而已”与否定结构的搭配第75-76页
   ·排斥否定形式的极性语气词第76-79页
     ·极性语气词“来着”和“着呢”第76页
     ·极性语气词“来着”和“着呢”第76-79页
   ·句末语气词的语用价值第79-83页
     ·句标记第79-81页
     ·完句功能第81-82页
     ·凸显情感第82-83页
   ·小结第83-86页
第六章 否向副词的认知解释与类型学意义第86-104页
   ·引言第86页
   ·否向副词的判别标准及其类别第86-90页
     ·否向副词的判别标准第86-87页
     ·否向副词的类别第87-90页
   ·否向副词的语用价值第90-96页
     ·强调功能第90-92页
     ·否定预设第92-94页
     ·凸显主观性第94-96页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认知解释与类型学意义第96-101页
     ·否向副词的认知解释第97-100页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类型学意义第100-101页
   ·结语第101-104页
第七章 否向副词“根本”与“压根”的跨维度比较第104-118页
   ·引言第104页
   ·句法的差异表现第104-108页
     ·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第104-105页
     ·句法分布第105页
     ·对主语人称的选择和限制第105-106页
     ·时间词语第106-107页
     ·频率副词第107-108页
   ·言语运用的不对称第108-110页
     ·使用频率的不对称第108-109页
     ·使用区域的不对称第109-110页
   ·语用功能的差异比较第110-115页
     ·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第110-112页
     ·主观性的强弱第112-115页
     ·语体的分别第115页
   ·小结第115-118页
第八章 总结第118-130页
   ·与否定相斥的语义因素第118-123页
     ·调量第118-119页
     ·陈述性和描写性第119-121页
     ·定位和定时第121-123页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与“句管控”第123-125页
   ·本文的成绩和特点第125-127页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后记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子采用变流输出的绕线型变极异步电动机研究
下一篇:酒石酸锑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