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4-36页 |
1 柑橘砧木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2 柑橘砧木研究进展 | 第16-31页 |
2.1 砧木资源调查、引种和选育 | 第16-17页 |
2.2 砧木筛选与鉴定 | 第17-20页 |
2.2.1 砧木筛选 | 第17-19页 |
2.2.2 砧木资源在遗传学和生理学上的鉴定 | 第19-20页 |
2.3 砧木比较试验与调查 | 第20-22页 |
2.3.1 20世纪70年代 | 第20页 |
2.3.2 20世纪80年代 | 第20-21页 |
2.3.3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21页 |
2.3.4 中国柑橘砧木比较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2.4 砧穗互作机制 | 第22-30页 |
2.4.1 砧穗嫁接亲和性 | 第22-23页 |
2.4.2 矮化机制 | 第23-24页 |
2.4.3 砧木对接穗的生理影响 | 第24-26页 |
2.4.4 接穗对砧木的生理影响 | 第26页 |
2.4.5 砧木与树体的抗逆生理 | 第26-29页 |
2.4.6 砧木与菌根 | 第29-30页 |
2.5 中间砧 | 第30-31页 |
3 中国柑橘砧木研究落后的原因 | 第31-32页 |
3.1 客观原因 | 第31-32页 |
3.2 主观原因 | 第32页 |
4 未来中国柑橘砧木研究的重点 | 第32-33页 |
4.1 砧木遗传改良的研究 | 第32-33页 |
4.2 砧木与接穗的互作机制及栽培技术研究 | 第33页 |
4.3 砧木的抗逆生理研究 | 第33页 |
5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33-34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34-36页 |
第一部分 柑橘体细胞杂种砧木初步评价和幼树穗砧互作机理的研究 | 第36-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1.2.1 设计 | 第37-38页 |
1.2.2 取样与样品处理 | 第38页 |
1.2.3 测定 | 第38页 |
1.2.4 统计分析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62页 |
2.1 5种砧木生长与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 第38-41页 |
2.1.1 树体生长 | 第38-39页 |
2.1.2 叶片矿质营养含量 | 第39-41页 |
2.2 不同接穗对砧木根系生长和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2.2.1 砧木生长 | 第41页 |
2.2.2 根系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 第41-43页 |
2.3 国庆4号温州蜜柑 | 第43-53页 |
2.3.1 树体生长 | 第43-44页 |
2.3.2 秋季(8月)叶片矿质营养含量 | 第44-45页 |
2.3.3 2002年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年变化 | 第45-48页 |
2.3.4 叶片光合色素 | 第48页 |
2.3.5 秋季(8月)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 | 第48页 |
2.3.6 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年变化 | 第48-50页 |
2.3.7 秋季(8月)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系活性 | 第50页 |
2.3.8 叶片生化指标年变化动态 | 第50-52页 |
2.3.8.1 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50-52页 |
2.3.9 根系12月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系活性 | 第52-53页 |
2.4 耐湿脐橙 | 第53-62页 |
2.4.1 树体生长 | 第53-54页 |
2.4.2 秋季(8月)叶片矿质营养含量 | 第54页 |
2.4.3 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的年变化动态 | 第54-57页 |
2.4.4 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 第57-58页 |
2.4.5 秋季(8月)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 | 第58页 |
2.4.6 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年变化动态 | 第58-59页 |
2.4.7 秋季(8月)叶片生化指标 | 第59-60页 |
2.4.8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年变化 | 第60-61页 |
2.4.9 根系12月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系活性 | 第61-62页 |
3 讨论 | 第62-66页 |
3.1 2种体细胞杂种资源用作砧木的初步评价 | 第62-63页 |
3.2 柑橘接穗可能引起砧木抗寒性减弱 | 第63页 |
3.3 树体生长、发育与砧木对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影响的关系 | 第63-64页 |
3.4 树体发育、抗寒性与砧木对叶片糖含量影响的关系 | 第64-65页 |
3.5 砧木对接穗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第二部分 柑橘中间砧和基砧对树体栽培表现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66-10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1.1 调查材料 | 第67-69页 |
1.1.1 2种基砧对树体生长、结果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67页 |
1.1.2 3种中间砧对树体生长、结果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1.1.3 3种中间砧在树体某些生理生化特性上的双重效应 | 第68页 |
1.1.4 不同中间砧/基砧组合比较及其机理 | 第68页 |
1.1.5 含红橘基砧组合的纽荷尔脐橙晚实原因探讨 | 第68-69页 |
1.2 叶样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69页 |
1.3 果实品质分析内容与测定方法 | 第69页 |
1.4 田间生长调查、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第6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9-92页 |
2.1 2种基砧的影响及其机理 | 第69-75页 |
2.1.1 生长表现 | 第69-70页 |
2.1.2 结果表现 | 第70页 |
2.1.3 叶片与根系矿质营养含量的年变化 | 第70-73页 |
2.1.4 叶片与根系碳水化合物含量年变化 | 第73-75页 |
2.1.5 叶片、根系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 第75页 |
2.2 3种中间砧对树体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 第75-78页 |
2.2.1 中间砧对纽荷尔脐橙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75-76页 |
2.2.2 中间砧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76-77页 |
2.2.3 中间砧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77页 |
2.2.4 中间砧对叶片碳水化合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 第77-78页 |
2.2.5 中间砧对叶片5种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78页 |
2.3 中间砧对叶片和根系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78-85页 |
2.3.1 中间砧对接穗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年变化的影响 | 第78-81页 |
2.3.2 中间砧对基砧根系矿质营养含量年变化的影响 | 第81-83页 |
2.3.3 3种中间砧对接穗叶片和基砧根系碳水化合物含量年变化的影响 | 第83-85页 |
2.3.4 中间砧对树冠体积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2002年) | 第85页 |
2.4 不同中间砧/基砧组合影响及其机理 | 第85-90页 |
2.4.1 生长 | 第85-86页 |
2.4.2 树体产量和果实品质比较 | 第86-87页 |
2.4.3 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 第87-88页 |
2.4.4 叶片碳水化合物营养含量 | 第88-89页 |
2.4.5 叶片矿质营养含量 | 第89-90页 |
2.5 含红橘基砧组合的纽荷尔脐橙晚实原因探讨 | 第90-92页 |
3 讨论 | 第92-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附录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