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融资及相关西方经济学融资理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融资及地方政府融资 | 第11-12页 |
一、融资 | 第11页 |
二、地方政府融资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融资机制与融资方式 | 第12-15页 |
一、融资机制 | 第12-13页 |
二、融资方式 | 第13-15页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融资理论 | 第15-18页 |
一、储蓄-投资理论 | 第15-16页 |
二、资本形成论 | 第16页 |
三、金融发展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基本原则及主要方式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基本原则 | 第18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 | 第18-26页 |
一、商业银行贷款 | 第18-19页 |
二、利用主权外债融资 | 第19页 |
三、变相发行地方公债融资 | 第19-20页 |
四、国债的再转贷 | 第20页 |
五、行政摊派的方式筹集资金 | 第20页 |
六、通过项目融资 | 第20-22页 |
七、通过土地批租融资 | 第22-23页 |
八、通过国有资产融资 | 第23-24页 |
九、通过经营城市无形资源融资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现状 | 第26-28页 |
一、向商业银行贷款成本越来越大,越来越难 | 第26页 |
二、土地批租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少 | 第26-27页 |
三、通过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产权重组等获得资金的能力进一步弱化 | 第27页 |
四、引进外资优惠政策和措施越来越少 | 第27-28页 |
五、坚持以人为本使强制集资不现实 | 第28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一、对政府融资的认识模糊、观念落后 | 第28-29页 |
二、我国地方政府滥用举债权盲目扩大债务融资 | 第29-30页 |
三、过度依赖国外借款和银行债务融资,缺乏直接融资手段,融资结构失衡,融资风险加大 | 第30-31页 |
四、融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相应的偿还机制和决策失误的责任机制,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和债务危机隐患 | 第31-32页 |
五、融资运作缺乏一个相对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依托,融资总量难以规划和把握,宏观调控力度不强 | 第32页 |
六、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严重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在现有条件下,改善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 第34-48页 |
第一节 改善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现状的对策 | 第34-40页 |
一、转变政府融资观念,实现经营城市、经营财政 | 第34页 |
二、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融资环境 | 第34-36页 |
三、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 | 第36-38页 |
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开拓我国地方政府新的融资渠道建议—发行地方公债 | 第40-48页 |
一、市政债券概念 | 第41页 |
二、国外市政公债状况 | 第41-42页 |
三、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条件分析 | 第42-46页 |
四、发行地方债券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 第46-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