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制工艺论文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轧制区组织模拟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7页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6页
   ·研究内容第6-7页
第二章 文件综述第7-20页
   ·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第7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第7-14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概况第7-10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在我国的应用第10-11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第11-12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同常规板带热轧的比较第12-13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主要特点第13页
     ·几种典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第13-14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实现的技术关键第14-15页
     ·无缺陷薄板坯的浇铸第14页
     ·连铸机与轧机之间的匹配和缓冲第14页
     ·高性能的轧机第14页
     ·严格的生产组织协调第14-15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组织性能变化第15-19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金属学特点第15-16页
     ·微合金在轧制过程中的作用第16-18页
     ·碳氮物的析出第18页
     ·室温下的机械性能第18-19页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中的温度计算第20-42页
   ·传热学的基本公式第20-23页
     ·热辐射第20-21页
     ·对流第21-22页
     ·热传导第22-23页
   ·断面温度的计算方法第23-28页
     ·三类边界条件第23-24页
     ·有限单元解法第24-25页
     ·含内热源的瞬态热传导问题求解第25-28页
   ·簿板坯连铸连轧在精轧过程中的温度模型第28-35页
     ·建立数学模型第28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初始条件第29-30页
     ·边界条件第30-35页
   ·板坯温度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第35-41页
     ·MATLAB的简介第36页
     ·有限元单元的划分第36-37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中的显微组织预报第42-56页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组织变化第42-47页
     ·形变过程第42页
     ·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过程中奥氏体状态的变化第42-43页
     ·动态再结晶计算模型第43-44页
     ·静态回复和静态再结晶过程中奥氏体状态的变化第44-46页
     ·静态再结晶计算模型第46页
     ·晶粒长大模型第46-47页
   ·薄板坯连轧过程中的再结晶计算模型第47-51页
     ·动态再结晶模型的选用第47-48页
     ·动态再结晶程序图第48页
     ·静态再结晶模型的选用第48-49页
     ·静态再结晶程序图第49页
     ·奥氏体中未再结晶区变形第49-50页
     ·平均晶粒大小第50页
     ·残余应变第50-51页
   ·奥氏体组织演变模拟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第51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1-55页
     ·计算结果第51-52页
     ·结果分析第52-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遗传算法的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箱梁横隔梁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