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CW的协同CAD技术研究与实现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CSCW的提出 | 第9页 |
·CSCW的概念 | 第9-10页 |
·CSCW的应用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目标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原型系统框架 | 第12-16页 |
·需求分析及方案 | 第12-13页 |
·实用性 | 第12页 |
·工作模式 | 第12-13页 |
·用户界面 | 第13页 |
·原型系统框架 | 第13-15页 |
·系统结构图 | 第13页 |
·系统模块图 | 第13-15页 |
·原型系统涉及到的技术 | 第15-16页 |
·组播通信 | 第15页 |
·一致性维护及并发控制技术 | 第15页 |
·其它相关技术 | 第15页 |
·实现技术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组播 | 第16-24页 |
·CSCW的特征及其对通信的要求 | 第16页 |
·IP组播 | 第16-20页 |
·IP组播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IP组播对标准IP网络层的扩展 | 第17-20页 |
·IP组播的应用及其未能解决的问题 | 第20页 |
·可靠组播 | 第20-24页 |
·可靠组播的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可扩展可靠组播协议SRM | 第22页 |
·基于环的可靠组播协议RMP | 第22-23页 |
·基于树的可靠组播协议TMTP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并发控制 | 第24-33页 |
·CSCW中的一致性模型 | 第24-26页 |
·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同步协同应用中的不一致现象 | 第25页 |
·一致性模型 | 第25-26页 |
·CSCW中的并发控制策略 | 第26页 |
·传统并发控制方法 | 第26-27页 |
·加锁 | 第26-27页 |
·串行化 | 第27页 |
·在CSCW中应用传统并发控制方法的缺点 | 第27页 |
·协同编辑中基于操作转换的并发控制 | 第27-30页 |
·模型 | 第27页 |
·算法及分析 | 第27-30页 |
·协同文字编辑系统与协同图形编辑系统的差异 | 第30页 |
·原型系统中的并发控制算法 | 第30-32页 |
·应用模型 | 第30页 |
·对象标识方案 | 第30页 |
·因果保持方案 | 第30-31页 |
·冲突消解方案 | 第31-32页 |
·算法特点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CSCW中的其它相关技术 | 第33-45页 |
·协同感知 | 第33-35页 |
·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一些协同感知技术 | 第34页 |
·协同感知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 第34页 |
·原型系统中的协同感知技术 | 第34-35页 |
·应用共享技术 | 第35-40页 |
·基本概念 | 第35页 |
·多点应用共享标准ITU-T T | 第35-36页 |
·X Window下的应用共享 | 第36-38页 |
·Java应用共享 | 第38-39页 |
·异构环境下的应用共享 | 第39页 |
·原型系统中共享AutoCAD的方法 | 第39-40页 |
·会话管理 | 第40-42页 |
·基本概念 | 第40页 |
·成员的动态加入与离开 | 第40-41页 |
·会话中的角色控制 | 第41页 |
·会话工作模式切换 | 第41-42页 |
·基于组件的CSCW开发平台 | 第42-45页 |
·基本概念 | 第42页 |
·群件开发平台可以提供的服务 | 第42-43页 |
·一个商业化的群件开发平台Groove | 第43-44页 |
·组件技术在原型系统中的使用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原型系统的实现技术 | 第45-52页 |
·COM/DCOM基本概念 | 第45-47页 |
·COM线程模型 | 第45-46页 |
·COM的事件通告机制 | 第46页 |
·DCOM模型 | 第46-47页 |
·ATL基本概念 | 第47-48页 |
·ATL中使用的一些C++概念 | 第47-48页 |
·ATL中的对象层次 | 第48页 |
·Singleton组件 | 第48页 |
·AutoCAD Object ARX | 第48-49页 |
·AutoCAD图形数据库 | 第48-49页 |
·ObjectARX编程环境 | 第49页 |
·Object ARX通知机制 | 第49页 |
·NetMeeting SDK | 第49-52页 |
·NetMeeting简介 | 第49-50页 |
·编程模型 | 第50-52页 |
第七章 原型系统实现 | 第52-69页 |
·会话启动及群组成员管理 | 第52-55页 |
·设计思路 | 第52-53页 |
·会话启动及静态加入过程 | 第53-54页 |
·动态加入及会话静止期 | 第54-55页 |
·退出会话 | 第55页 |
·图形操作事件传输 | 第55-57页 |
·设计思路 | 第55页 |
·操作对象的类层次结构 | 第55-56页 |
·操作对象与ObjectARX对象间的转换 | 第56-57页 |
·操作事件捕获与传输 | 第57页 |
·并发控制 | 第57-58页 |
·建立全局ID | 第57-58页 |
·算法描述 | 第58页 |
·用户交流工具 | 第58-59页 |
·文本聊天 | 第58-59页 |
·音视频聊天 | 第59页 |
·运行实例 | 第59-69页 |
·系统运行软硬件环境 | 第59-60页 |
·运行实例及屏幕拷贝 | 第60-69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69-71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69页 |
·未来的工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