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7-18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2 理论综述 | 第7-18页 |
| ·创造性的界说 | 第7-8页 |
| ·有关高创造性者特征的研究 | 第8-12页 |
| ·有关高创造性者的认知特征 | 第8-9页 |
| ·有关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 第9-12页 |
| ·有关影响创造性培养的环境因素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家庭教育与创造性的发展 | 第12-13页 |
| ·学校教育与创造性的发展 | 第13-14页 |
| ·社会与创造性的发展 | 第14页 |
| ·有关创造性内隐观的研究 | 第14-18页 |
| ·创造性内隐理论及其优缺点 | 第15-16页 |
| ·创造性内隐观的研究 | 第16-18页 |
| 第二部分 预调查 | 第18-19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3 预调查结果 | 第19页 |
| 第三部分 正式调查 | 第19-48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3 调查过程 | 第20页 |
| 4 结果 | 第20-43页 |
|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20-21页 |
|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 第21-29页 |
| ·高创造性者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 第21-26页 |
| ·创造性影响因素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 第26-29页 |
| ·高创造性者特征的因素分析结果 | 第29-33页 |
| ·方差分析结果 | 第33-43页 |
| ·高创造性者特征的方差分析结果 | 第33-36页 |
| ·创造性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 | 第36-43页 |
| ·自评和他评的一致性结果 | 第43页 |
| 5 分析和讨论 | 第43-46页 |
| ·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 第43-44页 |
| ·性别、城乡、教育程度与高创造性特征的中学生观 | 第44-45页 |
| ·关于高创造性者特征的因素分析 | 第45页 |
| ·关于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因素 | 第45-46页 |
| ·性别、城乡、教育程度与创造性培养因素的中学生观 | 第46页 |
| 6 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1. 诸特征变量的描述统计 | 第50-52页 |
| 附录2. 诸影响因素变量的描述统计 | 第52-54页 |
| 附录3. 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问卷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