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导论 | 第6-7页 |
一、 生命意识 | 第7-13页 |
(一) 生命之荒诞 | 第8-10页 |
(二) 传统文化“贵生”、“重生”的观念 | 第10-12页 |
(三) “活着”就够了吗? | 第12-13页 |
二、 死亡意识 | 第13-19页 |
(一) 死亡的无处不在与存在主义的“由死观生” | 第13-15页 |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死亡”观 | 第15-17页 |
(三) 面对死亡,我们能否轻松? | 第17-19页 |
三、 人性观念 | 第19-25页 |
(一) 人性之恶 | 第19-21页 |
(二) 人性之善--道德人伦的人性 | 第21-23页 |
(三) 人性将栖居何处? | 第23-25页 |
四、 父亲形象 | 第25-30页 |
(一) 重塑父亲形象意味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认识 | 第25-28页 |
(二) 父亲形象的现代性特征 | 第28-29页 |
(三) 谁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之父?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3页 |
注释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