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无张力传感器的卷绕物多电机V-F协调控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卷绕物多电机 V-F 协调控制系统的用途与意义第10-11页
   ·卷绕物多电机 V-F 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无张力传感器的卷绕物多电机 V-F 协调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第16-21页
   ·系统组成原理与功能第16-18页
   ·软硬件界面与主要元部件选型第18-20页
     ·软硬件研制工作的界面划定第18-20页
     ·主要元部件选型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无张力传感器的卷绕物多电机 V-F 协调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算法与仿真研究第21-68页
   ·卷绕物多电机 V-F 协调控制系统的对象建模第21-30页
     ·系统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1-27页
     ·无张力传感器的软检测方法第27-30页
   ·V-F 协调控制算法研究第30-46页
     ·多电机速度同步协调控制算法第30-31页
     ·PID 控制算法及参数整定第31-40页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算法及参数整定第40-46页
   ·系统仿真分析第46-67页
     ·基于 PID 控制的系统仿真分析第47-55页
     ·基于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的系统仿真分析第55-64页
     ·不同的仿真结果比较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无张力传感器的卷绕物多电机 V-F 协调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第68-76页
   ·硬件总体框架与接口定义第68-69页
   ·人机界面功能与电路设计第69-70页
   ·控制板电路设计第70-72页
     ·控制器最小系统第70-71页
     ·信号采集处理电路第71-72页
   ·功率板电路设计第72-74页
     ·EMI 滤波电路第72-73页
     ·控制信号输出电路第73-74页
     ·系统电源电路第74页
   ·整机连接及其工作原理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无张力传感器的卷绕物多电机 V-F 协调控制器的软件设计第76-85页
   ·软件功能及其结构第76页
   ·编程环境与主程序架构第76-78页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μC/OS-Ⅱ简介第76-77页
     ·主程序架构第77-78页
   ·V-F 协调控制器任务程序第78-84页
     ·信号转换程序第78页
     ·张力软检测运算算法程序第78-79页
     ·控制算法程序第79-81页
     ·控制信号输出程序第81-82页
     ·串行通信中断子程序第82-83页
     ·人机界面程序第83-84页
   ·软件调试第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总结第85-86页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附录一:人机界面电路图第93-94页
附录二:控制板-主控制器电路图第94-95页
附录三:控制板-信号采集处理电路图第95-96页
附录四:控制板-外围接口电路图第96-97页
附录五:功率板-控制信号输出及电源电路图第97-98页
附录六: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配电监控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机轴承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