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顾客为中心的可靠性设计分析及应用研究
| 第一章 概论 | 第1-14页 |
| ·可靠性工程的产生及其发展 | 第7-12页 |
| ·可靠性工程的产生 | 第7-8页 |
|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以顾客为中心的可靠性 | 第8-10页 |
| ·以顾客为中心的可靠性概述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可靠性与健壮性的关联性研究 | 第14-35页 |
| ·健壮设计方法概述 | 第14-18页 |
| ·可靠性的提高与健壮设计 | 第18-21页 |
| ·可靠性与健壮性相关参数的函数表达 | 第21-35页 |
| ·用质量波动定义可靠度 | 第21-26页 |
| ·用SN比预计可靠性水平 | 第26-32页 |
| ·可靠度与平均质量损失的函数关系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以顾客为中心的可靠性方法研究 | 第35-49页 |
| ·设计分析方法 | 第35-44页 |
| ·可靠性不同任务阶段的方法应用 | 第35-36页 |
| ·以顾客为中心的可靠性方法 | 第36-44页 |
| ·系统设计流程 | 第44-49页 |
| 第四章 多状态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第49-80页 |
| ·概述 | 第49-50页 |
| ·符号说明 | 第50-52页 |
| ·多状态可靠性参数的定义及其用途 | 第52-59页 |
| ·静态参数 | 第52-54页 |
| ·动态参数 | 第54-59页 |
| ·与两状态参数的对应关系 | 第59页 |
| ·多状态可靠性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59-67页 |
| ·多状态关联系统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 第60-61页 |
| ·状态的定义 | 第61-64页 |
| ·多状态关联系统结构函数的建立方法 | 第64-67页 |
| ·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方法 | 第67-72页 |
| ·pivot方法 | 第67-69页 |
| ·边界法 | 第69-72页 |
| ·多层次模块化分解分析方法 | 第72-79页 |
| ·多层次模块化分解原则 | 第73页 |
| ·状态树(STA)建立方法 | 第73-75页 |
| ·模块分解定义 | 第75-78页 |
| ·可靠性计算方法 | 第78页 |
| ·计算效率估算方法 | 第78-79页 |
| ·多状态可靠性分析计算所需要的原始信息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多状态可靠性分析实例 | 第80-94页 |
| ·系统原理 | 第80-81页 |
| ·系统可靠性框图 | 第81-82页 |
| ·系统状态树 | 第82-83页 |
| ·已知某时刻部件状态概率时的可靠性预计分析 | 第83-86页 |
| ·已知部件故障率时的静态和动态可靠性预计分析 | 第86-91页 |
| ·与两状态可靠性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91-93页 |
| ·效率估算 | 第93-94页 |
| 结论 | 第94-95页 |
| 参考资料 | 第95-99页 |
| 致谢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