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6页 |
1.4 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7-32页 |
2.1 知识的概念、分类 | 第17-20页 |
2.2 知识管理的引入 | 第20-24页 |
2.2.1 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 第20-22页 |
2.2.2 知识管理的内容 | 第22-24页 |
2.3 知识管理的体系框架 | 第24-25页 |
2.4 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 | 第25-32页 |
2.4.1 企业知识的吸收机理 | 第25-26页 |
2.4.2 企业知识的保持机理 | 第26页 |
2.4.3 企业知识的共享机理 | 第26-27页 |
2.4.4 企业知识的保持机理 | 第27-28页 |
2.4.5 企业的知识成长的增强、抑制机理 | 第28-32页 |
第三章 知识创新及其机制设计研究 | 第32-51页 |
3.1 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产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32-35页 |
3.2 知识资产 | 第35-38页 |
3.2.1 知识资产的概念、定义与分类 | 第35-36页 |
3.2.2 知识资产的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3.2.3 知识资产的价值 | 第38页 |
3.3 知识创新的制度安排 | 第38-43页 |
3.3.1 知识创新产权的定义 | 第38页 |
3.3.2 知识创新产权制度安排的内涵 | 第38-39页 |
3.3.3 知识创新产权的权能结构及其属性分析 | 第39-41页 |
3.3.4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创新产权制度安排 | 第41-43页 |
3.4 知识创新的机制设计 | 第43-51页 |
3.4.1 知识创新的产权制度 | 第43-46页 |
3.4.2 产权机制的数学模型 | 第46-51页 |
第四章 知识共享及其机制设计研究 | 第51-75页 |
4.1 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分析 | 第51-52页 |
4.1.1 知识共享对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 | 第51页 |
4.1.2 知识共享对知识创新的抑制作用 | 第51-52页 |
4.2 知识共享模式及效益 | 第52-57页 |
4.2.1 知识共享四种模式 | 第52-54页 |
4.2.2 知识共享的效应研究 | 第54-57页 |
4.3 知识共享的过程及其障碍的机理分析 | 第57-59页 |
4.3.1 知识链—知识共享过程 | 第57-58页 |
4.3.2 知识共享障碍的机理分析 | 第58-59页 |
4.4 知识共享的机制研究 | 第59-71页 |
4.4.1 知识与决策权的配置 | 第60页 |
4.4.2 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的比较 | 第60-63页 |
4.4.3 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设计及其数理模型分析 | 第63-71页 |
4.5 知识共享的文化及组织机制 | 第71-75页 |
4.5.1 文化机制 | 第71-73页 |
4.5.2 组织设计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知识管理的评价机制 | 第75-84页 |
5.1 知识管理评价机制的引入 | 第75-77页 |
5.1.1 知识管理评价机制的概念 | 第75-76页 |
5.1.2 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76-77页 |
5.2 知识管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及其单因素评价矩阵 | 第77-79页 |
5.2.1 各指标的经济含义 | 第77-78页 |
5.2.2 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 | 第78-79页 |
5.2.3 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R | 第79页 |
5.3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79-84页 |
5 .3.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79-81页 |
5.3.1 基于BP网络的的企业知识管理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81-84页 |
结束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