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10工作机制的内涵研究 | 第11-12页 |
·110工作机制的作用研究 | 第12页 |
·110工作机制的现状研究 | 第12-13页 |
·110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14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角度的创新 | 第15页 |
·研究观点的创新 | 第15-16页 |
第2章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概述 | 第16-20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的内涵及定位 | 第16-18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的内涵 | 第16-17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的定位 | 第17-18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的特点及作用 | 第18-20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的特点 | 第18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的作用 | 第18-20页 |
第3章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现状 | 第20-23页 |
·本溪市110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构成 | 第21-23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指挥不力缺乏监管 | 第23页 |
·职能失衡重打轻防 | 第23页 |
·职责不清孤军奋战 | 第23-24页 |
·接处警队伍非专业化 | 第24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4-26页 |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24-25页 |
·职能定位不完整 | 第25页 |
·工作方式不合理 | 第25页 |
·队伍缺乏专业培训 | 第25-26页 |
第4章 先进国家和地区“110”工作机制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26-32页 |
·先进国家和地区“110”工作机制发展经验 | 第26-30页 |
·美国911工作机制发展经验 | 第26-28页 |
·香港999工作机制发展经验 | 第28页 |
·国内发达地区110工作机制发展经验 | 第28-30页 |
·先进国家和地区“110”工作机制的启示 | 第30-32页 |
·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 第30页 |
·合理定位工作职能 | 第30-31页 |
·科学构建运行机制 | 第31页 |
·强化人员教育训练 | 第31-32页 |
第5章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创新的对策 | 第32-39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创新的目标 | 第32-33页 |
·制度完备指挥有力 | 第32页 |
·职能明确布局合理 | 第32-33页 |
·职责清晰协调有序 | 第33页 |
·反应灵敏快速高效 | 第33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创新的原则 | 第33-34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33-34页 |
·规范化原则 | 第34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34页 |
·高效性原则 | 第34页 |
·本溪市110工作机制创新的方式 | 第34-39页 |
·建立110警情分级响应机制 | 第34-35页 |
·合理划分警区发挥站位优势 | 第35页 |
·密切警民联系以防促打 | 第35-36页 |
·求助服务社会化 | 第36-37页 |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接处警队伍 | 第37页 |
·教育训练制度化 | 第37-3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