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桓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整合论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文献综述第13-1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3-14页
     ·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整合的相关论述第14-16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页
   ·论文的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研究的内容第16页
     ·路线及论文的框架第16-17页
     ·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与必要性第18-23页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第18-19页
     ·政治资源的基本内涵第18页
     ·政治资源的特点第18-19页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整合的必要性第19-23页
     ·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第19-21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整合的基本要求第21-23页
第3章 当前桓仁县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3-32页
   ·桓仁县村级党组织资源整合现状第23-25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渐加强第23-24页
     ·组织覆盖范围日益扩大第24-25页
     ·重视组织设置的创新第25页
   ·桓仁县农村党员队伍资源整合现状第25-26页
     ·实行优选高配的聘任机制第25页
     ·农村党员的发展向三类人群倾斜第25-26页
   ·群众资源整合现状第26-27页
     ·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第26页
     ·不断加强生产要素与群众资源的优化配置第26-27页
     ·群众政治热情日益高涨第27页
   ·村级组织对政治资源整合不到位第27-29页
     ·部分村级组织基础薄弱第27页
     ·在组织设置上缺位第27-28页
     ·部分政治资源流失严重第28-29页
   ·农村政治资源浪费严重第29-30页
     ·党员的游离性浪费第29-30页
     ·政治资源的功能性浪费第30页
   ·村级党组织与其他组织关系不顺畅第30-32页
     ·部分村两委之间,两委与其它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不能理顺第30页
     ·难以实现优势政治资源共享第30-31页
     ·群团资源分散,合力不强第31-32页
第4章 桓仁村级党组织在整合政治资源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2-36页
   ·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欠缺第32-33页
     ·贯彻执行效率较差第32页
     ·利益协调的效率较差第32页
     ·职能作用发挥较差第32页
     ·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第32-33页
   ·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的整合渠道不畅第33-34页
     ·手段单一第33页
     ·体制不顺第33页
     ·机制不活第33-34页
   ·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的整合载体贫乏第34页
     ·活动开展不够经常第34页
     ·活动内容缺少活力第34页
     ·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第34页
   ·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的整合人才贫乏第34-36页
     ·村级干部队伍年龄趋于老化第34-35页
     ·村级党组织人才建设趋于断层第35页
     ·村级党组织思想文化建设趋于真空第35-36页
第5章 桓仁县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整合路径第36-42页
   ·明晰整合对象和思路第36-38页
     ·提升村级党组织自身资源优势第36页
     ·理顺村“两委”关系第36页
     ·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第36-37页
     ·发挥村级群团组织特色资源效能第37页
     ·做优做强做大农村精英村民队伍第37-38页
   ·统筹物质和非物质政治资源第38-39页
     ·突出整合物资资源第38页
     ·合理整合教育资源第38页
     ·充分整合人力资源第38页
     ·大力整合文化资源第38-39页
   ·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整合效益第39-40页
     ·用民主促动方式提升整合效益第39页
     ·用制度规范方式提升整合效益第39页
     ·用服务激励方式提升整合效益第39-40页
     ·用市场引导方式提升整合效益第40页
   ·丰富活动载体,扩大整合成效第40-41页
     ·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第40页
     ·大力实施帮带工程第40页
     ·深入开展包联活动第40-41页
   ·争取政策倾斜第41-42页
     ·在经济上加大投入第41页
     ·在人才上优先选派第41页
     ·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第41-42页
第6章 结论第42-44页
   ·概况第42页
   ·结论第42页
   ·展望第42-43页
   ·其他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溪市110工作机制研究
下一篇:大连市中山区公务员职务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