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诸子前哲学论文

陈梦雷易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言第10-12页
一、学术背景与思想来源第12-18页
 (一) 清初学术的特点第12-15页
 (二) 易学思想的来源第15-18页
二、“不可为典要”的易学解释学原则及其价值第18-24页
 (一) 易学解释学原则的内涵第19-22页
 (二) 易学解释学原则的价值第22-24页
三、“未成书而先有理”的成易观第24-29页
 (一) 《易》之成书:“未有《易》之书而先有《易》之理”第24-26页
 (二) 《易》之体用:“至精至变至神,惟深惟几惟神”第26-27页
 (三) 《易》之乾坤:“《易》乃写乾坤之理”第27-29页
四、“理数之备于象”的象数观第29-38页
 (一) “互变犹未卦、错综属意求”的取象第30-33页
 (二) “八节”卦气学说第33-35页
 (三) “比应”与“主卦”的爻象学说第35-37页
 (四) “天地之数即河图之数”的易数说第37-38页
五、“万物唯人最灵”的义理观第38-44页
 (一) “太极而生阴阳,阴阳仍归于无极”第39-40页
 (二) “万物以人为首”第40-42页
 (三) “性命之理在天地者皆在吾心”第42-44页
六、“抑阴扶阳,以终其身”的经世观第44-49页
 (一) “抑阴扶阳,随时守正”第44-48页
 (二) “改过惕厉,以终其身”第48-49页
总结:陈梦雷易学的意义及对当今研究的启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蒜油拮抗2,5-己二酮脂质过氧化和抑制正己烷代谢活化研究
下一篇:幽默翻译中的创造和背叛--析《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幽默翻译策略及变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