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国家针对高校的财政政策 | 第11-12页 |
·目前高校贷款发展的现状 | 第12-14页 |
·高校、银行合作现状 | 第14-15页 |
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页 |
5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6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贷款风险的基本概述 | 第16-25页 |
1 贷款概述 | 第16-21页 |
·银行的起源 | 第16-17页 |
·贷款的产生 | 第17-20页 |
·贷款的作用 | 第20-21页 |
2 贷款风险的内涵 | 第21-25页 |
·贷款风险的含义 | 第21-22页 |
·贷款本息损失的不确定性 | 第21页 |
·贷款本息损失 | 第21-22页 |
·贷款风险的种类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高校贷款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25-32页 |
1 高校贷款的现状 | 第25-27页 |
·当前高校贷款现状 | 第25-26页 |
·高校贷款的法律与政策瓶颈 | 第26-27页 |
·根据法律规定,公立高校贷款资格受到限制 | 第26页 |
·公立高校贷款主体的法律地位保障不充分 | 第26-27页 |
·高等教育非产业化性质使高校大量贷款遭到质疑 | 第27页 |
2 高校贷款的特点 | 第27-28页 |
·贷款期限长 | 第27页 |
·贷款利息较低且还款渠道单一 | 第27-28页 |
·占建设资金的比例很大 | 第28页 |
3 高校贷款的必要性 | 第28-32页 |
·高校贷款是高校经济来源的重要补充 | 第28-30页 |
·高校贷款是高校评估的重要保证 | 第30页 |
·高校贷款是我国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高校存在贷款风险及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1 高校贷款所引发的风险 | 第32-34页 |
·政府信用风险 | 第32页 |
·高校财务风险 | 第32-33页 |
·银行金融风险 | 第33-34页 |
2 高校贷款风险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政府原因 | 第34-35页 |
·政府长期投入不足是引发高校贷款风险的直接原因 | 第34页 |
·政府宽松的政策以及不健全的法制造成贷款风险 | 第34-35页 |
·高校原因 | 第35-37页 |
·高校产权性质导致贷款激增 | 第35页 |
·高校贷款规模增长过快造成风险 | 第35-36页 |
·高校金融意识缺乏给贷款造成风险 | 第36页 |
·高校对还贷来源认识不足给贷款造成风险 | 第36-37页 |
·高校对贷款论证不充分、使用不规范给贷款造成风险 | 第37页 |
·银行原因 | 第37-40页 |
·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 第37-38页 |
·银行对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形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高负债对高校的启示 | 第40-42页 |
1 国有企业高负债形成的原因 | 第40-41页 |
2 国有企业高负债对高校的启示 | 第41-42页 |
第六章 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 | 第42-54页 |
1 政府增加高校投入,加大监管力度 | 第42-45页 |
·教育财政立法,保证财政性教育投资稳步增长 | 第42-43页 |
·建立新的筹资渠道 | 第43-44页 |
·提高学费同时普及学生助学贷款 | 第44页 |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银行贷款的监管 | 第44-45页 |
2 高校要提高风险意识,确保贷款安全 | 第45-50页 |
·提高思想认识,确立科学的贷款观念 | 第45-46页 |
·综合运用各类科学指标,严格控制贷款风险 | 第46-48页 |
·加强制度建设,合理规避贷款风险 | 第48-49页 |
·加强对贷款过程的监管,防范风险的产生 | 第49-50页 |
3 银行要增强安全意识,防范贷款风险 | 第50-54页 |
·明确安全意识,实行差异化管理 | 第50-51页 |
·引导高校利用更科学的贷款模式 | 第51页 |
·在担保法框架内合理规避自身信贷风险 | 第51-52页 |
·对贷款全过程加强管理,关注高校财务状况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