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含量均匀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新方案初探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含量均匀度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发展历程 | 第12页 |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12-15页 |
第二章 三国药典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分析与比较 | 第15-54页 |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5-35页 |
·醋酸地塞米松片样本的测定 | 第15-22页 |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样本的测定 | 第22-28页 |
·硝酸异山梨酯片样本的测定 | 第28-34页 |
·结果 | 第34-35页 |
·《中国药典》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 第35-40页 |
·发展简述 | 第35页 |
·1990年版检查法 | 第35页 |
·统计学特性分析 | 第35-40页 |
·《美国药典》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 第40-46页 |
·发展简述 | 第40-41页 |
·第XXVIII版检查法 | 第41页 |
·统计学特性分析 | 第41-46页 |
·《日本药局方》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 第46-51页 |
·发展简述 | 第46页 |
·第XIII版检查法 | 第46-47页 |
·统计学特性分析 | 第47-51页 |
·中、美、日三国药典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比较 | 第51-54页 |
·OC曲线与统计学特性 | 第51-52页 |
·结构 | 第52-53页 |
·统计学参数 | 第53页 |
·《美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检查法的计数特性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新方案初探 | 第54-63页 |
·第一次抽样不合格条件统计学参数的设定 | 第54-60页 |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中计数特性删除的必要性 | 第60-63页 |
第四章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新方案 | 第63-65页 |
·实施方案 | 第63页 |
·统计学特性分析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软件介绍 | 第68-79页 |
I. 随机抽样程序 | 第68-75页 |
·主程序 | 第68-70页 |
·标准正态分布随机抽样数发生子程序 | 第70页 |
·随机样本分析子程序 | 第70-72页 |
·《中国药典》判断子程序 | 第72页 |
·《美国药典》判断子程序 | 第72-73页 |
·《日本药局方》判断子程序 | 第73-74页 |
·新方案判断子程序 | 第74-75页 |
II. 随机抽样统计特性参数计算程序 | 第75-76页 |
·主程序 | 第75页 |
·OC曲线绘制子程序 | 第75-76页 |
III. 计数过程计算机模拟抽样主程序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