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及其山梨糖脱氢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前言第13-18页
第一章 快生小菌的分离鉴定及山梨糖脱氢酶的表达第18-30页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1 材料第18-20页
   ·菌株和质粒第18页
   ·引物第18页
   ·培养基第18-19页
   ·工具酶和试剂盒第19页
   ·主要试剂第19页
   ·主要仪器第19页
   ·主要溶液第19-20页
  2 方法第20-22页
   ·山梨糖及KGA的薄层层析分析第20页
   ·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第20页
   ·抗生素敏感实验第20页
   ·裂解液制备第20-21页
   ·SDS-PAGE分析全菌蛋白第21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1页
   ·16S rDNA的扩增第21-22页
   ·DNA测序及序列分析第22页
   ·pWH1266-sdh载体的构建第22页
   ·pWH1266-sdh的接合反应第22页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活性染色第22页
 结果第22-29页
  1 快生产酸菌分离第22-23页
  2 产酸快生小菌形态第23-24页
  3 小菌、Y18A,Y18B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第24页
  4 Y18A、Y18B和小菌全菌蛋白的比较第24-25页
  5 Y18A、Y18B和小菌山梨糖脱氢酶检测第25-26页
  6 Y18A、Y18B和小菌16S rDNA扩增序和列分析第26-27页
  7 利用pWH1266质粒在快生小菌中表达山梨糖脱氢酶第27-29页
   ·pWH1266-sdh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7页
   ·pWH1266-sdh/DH5a山梨糖脱氢酶活性检测第27-28页
   ·pWH1266-sdh接合转移至乙酸钙不动杆菌Y2004第28页
   ·pWH1266-sdh/Y2004山梨糖脱氢酶活性检测第28-29页
 讨论第29-30页
第二章 山梨糖脱氢酶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第30-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1 材料第30-32页
   ·菌株和质粒第30页
   ·培养基第30-31页
   ·工具酶和试剂盒第31页
   ·主要试剂第31页
   ·主要溶液第31-32页
  2 方法第32-34页
   ·GST融合蛋白的纯化第32页
   ·His标签融合蛋白的纯化第32-33页
   ·GST pull-down实验第33页
   ·快速银染第33-34页
 结果第34-40页
  1 GST-SDH与cytc-His体外相互作用的实验第34-37页
   ·pET-cytc载体的构建第34-35页
   ·Cytc-His的表达和纯化第35页
   ·pGEX-KG-sdh的构建第35-36页
   ·GST-SDH的表达和纯化第36页
   ·GST-SDH与Cytc-His体外的相互作用第36-37页
  2 HIS PULL-DOWN钓取小菌中与SDH相互作用蛋白第37-40页
   ·Chelating Sepharose-SDH珠粒的制备第37-38页
   ·SDH-His Pull-down钓取小菌中与SDH相互作用蛋白第38页
   ·GST-SDH Pull-down钓取小菌中与SDH相互作用蛋白第38-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三章 小菌生长因子的研究第41-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8页
  1 材料第41-43页
   ·菌株和质粒第41页
   ·培养基第41页
   ·试剂第41-42页
   ·仪器和耗材第42页
   ·主要溶液第42-43页
  2 方法第43-48页
   ·混合碱基对小菌生长的影响第43页
   ·叶酸,二氢叶酸对小菌生长的影响第43页
   ·大菌胞内液对小菌生长的影响第43-44页
   ·DEAE-Sepharose Fast Flow树脂柱纯化大菌破菌液第44页
   ·电洗脱仪洗脱蛋白成分第44-45页
   ·蛋白质等电聚焦分析第45-48页
 结果第48-54页
  1 混合碱基对小菌生长的影响第48页
  2 叶酸和二氢叶酸对小菌生长的影响第48-49页
  3 大菌胞内组分对小菌生长的影响第49-54页
   ·大菌生长曲线第49页
   ·大菌胞内液对小菌生长的影响第49-50页
   ·活性蛋白的初步纯化第50-52页
   ·DEAE活性组分Native PAGE第52页
   ·Native PAGE组分电洗脱第52-53页
   ·活性组份等电聚焦分析第53-54页
 讨论第54-55页
总结第55-56页
发表文章第56-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酸青藤碱关节腔注射微球的研究
下一篇:中、美、日含量均匀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新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