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V-ATPase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V-ATPase的结构,组成和组装 | 第13-15页 |
·V_1部分的各亚基 | 第15-16页 |
·V_0部分的各亚基 | 第16-18页 |
·V-ATPase的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 | 第18-19页 |
·V-ATPase的调控 | 第19-20页 |
·磷酸戊糖途径 | 第20-22页 |
·磷酸戊糖途径概念 | 第20-21页 |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 第21-22页 |
·磷酸戊糖途径相关的酶 | 第22-24页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 第22-23页 |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 | 第23-24页 |
·相关实验技术介绍 | 第24-27页 |
·免疫组织化学 | 第24-25页 |
·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25-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家蚕V-ATPase-B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7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1页 |
·V-ATPase-B基因的电子克隆 | 第29-30页 |
·实验克隆 | 第30-31页 |
·家蚕V-ATPase-B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家蚕V-ATPase-B基因序列分析 | 第31-33页 |
·家蚕V-ATPase-B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33页 |
·V-ATPase-B基因蛋白的多序列比对 | 第33-36页 |
·讨论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家蚕V-ATPase B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 第37-45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7-40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37页 |
·试剂及酶 | 第37-38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8-40页 |
·一些必要的仪器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V-ATPase-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V-ATPas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41页 |
·Western印迹 | 第41-42页 |
·V-ATPase-B融合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42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V-ATPase-B基因中肠中的的表达分析 | 第45-51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V-ATPase-B基因在家蚕中肠的表达分析 | 第45-47页 |
·V-ATPase-B基因在不同家蚕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V-ATPase-B基因在家蚕中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47-48页 |
·V-ATPase-B基因在不同家蚕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家蚕幼虫中肠V-ATPase-B基因的免疫组化分析 | 第51-56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51-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组织获得及冰冻切片 | 第53-54页 |
·免疫组化分析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家蚕6PGL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6-65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58页 |
·电子克隆 | 第56页 |
·实验克隆 | 第56-57页 |
·家蚕6PGL基因的分析 | 第57-58页 |
·家蚕6PGL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家蚕6PGL基因序列分析 | 第58-60页 |
·家蚕6PGL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60页 |
·基因结构分析 | 第60-61页 |
·氨基酸序列和保守性分析 | 第61-63页 |
·原核表达鉴定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总结 | 第65页 |
·工作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
登录基因 | 第73页 |
参加课题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