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家蚕脂联素受体鉴定、亚细胞定位以及组织表达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2页
   ·脂联素研究进展第13-24页
     ·脂联素的来源第13-14页
     ·脂联素基因的结构第14-15页
     ·脂联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第15-17页
     ·脂联素的作用机制第17-20页
     ·脂联素的生理作用第20-24页
   ·脂联素受体研究进展第24-27页
     ·脂联素受体的发现第24-26页
     ·脂联素受体的调控第26-27页
   ·脂联素假说第27-28页
   ·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作为治疗靶标第28-30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30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0-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0-31页
     ·主要技术路线第31-32页
第2章 家蚕脂联素受体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2-48页
   ·材料第32-34页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32页
     ·主要实验试剂和药品第32-34页
     ·载体、菌株、数据库及主要软件第34页
   ·方法第34-40页
     ·电子克隆第34-35页
     ·家蚕总RNA的提取及cDNA反转录合成第35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5-36页
     ·BmAdipoR基因的PCR反应第36页
     ·PCR产物的回收第36-37页
     ·连接反应第37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7-38页
     ·质粒DNA转化第38页
     ·SDS-碱裂解法小量抽提质粒DNA第38-39页
     ·质粒DNA酶切鉴定第39页
     ·测序验证第39-40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页
   ·结果第40-46页
     ·序列分析第40-42页
     ·BmAdipoR基因PCR分析第42-43页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第43-44页
     ·BmAdipoR的跨膜结构预测第44页
     ·BmAdipoR蛋白序列同源性比较第44-45页
     ·BmAdipoR蛋白序列进化树分析第45-46页
   ·讨论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家蚕脂联素受体蛋白的真核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第48-57页
   ·材料第48-49页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48页
     ·主要实验试剂和药品第48-49页
     ·质粒和菌株第49页
   ·方法第49-52页
     ·PCR反应扩增pMD18-T-EGFP第49页
     ·转移载体pFastBacHTb-BmAdipoR-EGFP的构建第49-50页
     ·重组Bacmid穿梭载体的构建第50页
     ·重组Bacmid的提取第50-51页
     ·重组Bacmid的PCR鉴定第51页
     ·昆虫细胞的培养第51页
     ·重组病毒vBm-BmAdipoR-EGFP的获得第51-52页
     ·重组病毒vBm-BmAdipoR-EGFP转染昆虫细胞第52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细胞和转染细胞第52页
   ·结果第52-55页
     ·pFastBacHTb-EGFP的构建第52-53页
     ·转移载体pFastBacHTb-BmAdipoR-EGFP的构建第53-54页
     ·重组Bacmid-BmAdipoR-EGFP和Bacmid-EGFP的获得第54-55页
     ·重组杆状病毒vBm-BmAdipoR-EGFP和vBm-EGFP的收集第55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第55页
   ·讨论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家蚕脂联素受体的表达分析第57-64页
   ·材料第57-58页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57页
     ·主要实验试剂和药品第57页
     ·家蚕及病毒第57-58页
   ·方法第58-60页
     ·蚕各组织总RNA的提取第58页
     ·引物设计第58页
     ·反转录反应第58-59页
     ·组织表达RT-PCR分析第59页
     ·BmAdipoR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第59-60页
     ·接种病毒后,BmAdipoR在家蚕中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第60页
   ·结果第60-62页
     ·RT-PCR反应第60页
     ·BmAdipoR在各组织中的荧光定量反应第60-61页
     ·接种病毒后,BmAdipoR在家蚕中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第61-62页
   ·讨论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主要工作总结及工作展望第64-65页
   ·主要总结第64页
   ·工作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2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cyp306a1和bcl-2基因的鉴定及其耐氟性功能研究
下一篇:家蚕V-ATPase B亚基和6PGL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