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丙烯酰胺的特性及危害 | 第7-8页 |
·基本性质 | 第7页 |
·用途及来源 | 第7-8页 |
·丙烯酰胺对人的危害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7页 |
·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 | 第8-10页 |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 | 第11-14页 |
·谷物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7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油炸工艺参数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19-31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面粉性质测定 | 第20页 |
·中式油条的制作 | 第20-21页 |
·丙烯酰胺的检测 | 第21页 |
·面团pH 的测定 | 第21页 |
·色泽的测定 | 第21页 |
·油炸工艺参数与丙烯酰胺含量和色泽关系的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油条专用粉性质 | 第22页 |
·丙烯酰胺的测定 | 第22-24页 |
·油炸工艺参数与油条中丙烯酰含量的关系 | 第24-27页 |
·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与油条色泽变化的关系 | 第27-29页 |
·色泽变化与油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关系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酵母发酵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酵母油条的制备 | 第32页 |
·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和NaCl 添加量的选择 | 第32页 |
·游离天门冬酰胺的测定 | 第32-33页 |
·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 第33页 |
·油的过氧化值(POV)的测定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酵母发酵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33-36页 |
·NaCl 添加量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36-38页 |
·油的氧化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几种食品添加剂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41-51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仪器设备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中式油条的制作及感官评定方法 | 第42页 |
·丙烯酰胺的测定 | 第42页 |
·游离天门冬酰胺的测定 | 第42页 |
·还原糖的测定 | 第42页 |
·感官评定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抗氧化剂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43-47页 |
·氨基酸对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