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反思:我国应构建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体系 | 第10-18页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现状审视 | 第10-13页 |
一、立法依附于成人法律 | 第10-11页 |
二、刑罚设置不尽合理 | 第11页 |
三、非刑罚处罚方法单一 | 第11-12页 |
四、监禁刑适用率较高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体系的理论蕴含 | 第13-17页 |
一、处罚个别化原则的体现 | 第14-15页 |
二、追求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目的的需要 | 第15-16页 |
三、融入国际化潮流的需要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体系的现实条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调: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原则 | 第18-22页 |
第一节 从宽处罚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优先适用保护处分和非监禁刑原则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处罚相称原则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展开: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具体设置 | 第22-38页 |
第一节 保护处分的设置 | 第22-31页 |
一、训诫 | 第22-23页 |
二、罚款 | 第23-24页 |
三、社区服务令 | 第24-27页 |
四、保护观察 | 第27-29页 |
五、移送少年感化院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刑罚的设置 | 第31-38页 |
一、无期徒刑 | 第31-32页 |
二、有期徒刑 | 第32-36页 |
三、附加刑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延伸:对未成年犯罪人刑罚的执行 | 第38-43页 |
第一节 实现行刑的社会化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制定特殊的减刑和假释规定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建立前科消灭制度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3-46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体系的构建需符合我国国情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体系的构建需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 第44-46页 |
一、少年司法机构的设置 | 第44-45页 |
二、处理案件人员的专业化 | 第45页 |
三、志愿者参与机制的引入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页 |